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就越來越重要,因為隻有善於學習的人才能不斷前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句話也可以用在人的智力增長上。隻有不斷學習新東西,吸取新知識,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最終成就自己。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從小就是一個“小大人”,他很少讀小孩的東西,而喜歡讀成人的作品。除了在學校的時間,他都把自己關在家中的書房裏,隨意翻閱父親的藏書。在七歲時,蓋茨最愛讀的書是《世界圖書百科全書》。像他那麼大的孩子中,沒有誰能像他那樣耐心地、認真地把這麼大的一部書讀完。也許正是這些書打開了他通向理性世界的大門,為他今後的事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事業有成之後,在一次采訪中,比爾·蓋茨透露說他已不看電視了。他這麼做不是因為他不喜歡看,而是那不值得他花費時間。在他的別墅裏有一間藏書1.4萬多冊的大圖書館——對於他這樣一個容易受好奇心驅動,對方方麵麵都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是十分必要的。他說他一直通過翻看《金融家》雜誌來關注世界新聞。為了確保最有效地利用時間,他總是在最後一分鍾才起身去機場。
他對度假幾乎也有同樣的原則。直到幾年前,蓋茨從未休過假,他認為休假是弱者的表現。現在他一年休幾次假,並賦予假日不同的主題,這樣他可以更好地利用假期。例如,幾年前,他去了趟巴西,他把這次假期命名為物理主題假期,在他度假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物理書籍。
為了緊緊跟上新科技發展的速度,蓋茨會召集某一科技領域的最出色的專家給他詳細講解技術發展的情況。他把這段時間叫做“學習周”。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他可以對某個專題有深入了解。在這段時間裏,蓋茨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的甘露。
“即使在科技領域,學習新東西也會帶來無窮的樂趣,”他說,“例如,當我想找出我們在不同時期的轉變模式到底會把我們導向何方時,我就會召集專家為我們講解有關信息。我花兩個星期來做‘學習周’,在那期間,我閱讀專家們提供給我的材料,然後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們組織在一起。”
終身學習的習慣讓比爾·蓋茨的思維能夠緊跟科技和時代的發展,從而保證了微軟公司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的地位。我們要想在未來的社會中有所成就,也應當把終身學習培養成自己一項重要的習慣。
人的一生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且到了壯年以後,在很多方麵的學習條件甚至比年輕時更有利,因為他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具有不同於青年人的判斷力,深知光陰的寶貴,更善於利用一切機會來學習。
有些人走出學校後,往往不再重視學習,似乎頭腦裏麵裝下的東西已經夠多了,再學就會飽和。殊不知,學校裏學到的隻是一些基礎知識,離實際需要還差得很遠。
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隻有以更大的熱情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使自己豐富和深刻起來,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才能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業中。
智慧點醒
隻有不斷學習新東西,吸取新知識,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最終成就自己。
後記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許多人的默默奉獻,閃耀的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銘刻著許多艱辛的付出,凝結著許多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本書在策劃和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的關懷與幫助,及許多老師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於海英、張保文、齊豔傑、張豔芬、趙廣娜、王豔明、梁素娟、曹博、王傑、王鵬、何瑞欣、周珊、慈豔麗、李文靜、劉健、程仕才、李彥岐、李靜、宋潔心、黃亞男、李猛、黃克瓊、魏清素、李良婷、武敬敏、黃夢溪、張曉靜、李娜、李佳、李倩、楊英、徐娜、趙一、王豔、聶小晴、蔡亞蘭、淡佳慶、黃薇、黃曉林、李偉軍、齊紅霞、李惠、歐俊、薑波、史慧莉、閆晗、焦亮、秦鳳超、常娟、閆瑞娟、曹徐學、廖春紅、楊雲鵬等。
閱讀是一種享受,寫作這樣一本書的過程更是一種享受。在享受之餘,我們心中也充滿了感恩。因為在寫作過程中,我們不僅得到同行的幫助,還借鑒了其他人智慧的精華。相信你們勞動的價值不會磨滅,因為它給讀者朋友們帶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