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他在創作精力最旺盛的時期完成的一批世界文化名人雕像:除了前邊提到的魯迅像(1953)之外,還有印度作家、學者泰戈爾的半身像(1956)。他極其巧妙地處理了花崗岩,用拋光部分表現泰戈爾的皮膚——黝黑的臉與手,用麻麵表現了白色的頭發與胡須,效果甚佳,質感極強。他真的使花崗岩有了生命。麵對著這座雕像,觀眾可以感覺到皮膚的柔潤和須發的鬆軟。這個時期,他還塑造了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1958)、美國詩人惠特曼(1959)等人。炯炯有神的目光,剛強有力的姿態和深思冥想的豐采,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多年沒有他的消息,但時時留意報刊上有關他的報導。他後期最突出的作品是為白俄羅斯人民詩人雅庫勃·柯拉斯(1882—1956)雕塑的大型組像。柯拉斯是他的良師益友。過去,阿茲古爾不止一次為他雕過頭像。柯拉斯逝世後,政府決定在首都明斯科街頭為他樹立一座紀念碑。阿茲古爾接受了這一重要任務。紀念碑於1972年落成。它由三組雕像組成。雅庫勃·柯拉斯位於中間,彎身坐著,正在凝思。左右兩旁是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紀念碑與自然景色及城市風光聯在一起。紀念碑前麵是廣場,是一片婀娜多姿的小白樺,給繁華的城市中心帶來一片鄉村氣息。
蘇聯時代阿茲古爾兩次獲蘇聯國家獎(1946,1948),被選為蘇聯美術研究院院士(1958),先後還榮獲了蘇聯人民美術家(1973)和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的稱號(1978)。
1990年,朋友從白俄羅斯給我捎來了阿茲古爾的畫冊與書籍。書上的題詞使我心潮澎湃。他和當年一樣,盛情地邀請我再到他的創作室去做客。他的字跡彎彎曲曲、抖抖索索,顯然他已經難以控製手中的筆了。我又想到他那雙有力的緊握的大手,還能握雕刀嗎?我計算了一下,那一年阿茲古爾已是八十開外的老翁了!現在怎樣了呢?
紮伊爾·阿茲古爾未曾來過中國,但他的心早已隨著他雕的《魯迅像》來到了我國。我國人民在神州土地上沒有見過他的神采,可是通過他的作品卻看到了他那一顆熾熱的心。
我想到他在創作精力最旺盛的時期完成的一批世界文化名人雕像:除了前邊提到的魯迅像(1953)之外,還有印度作家、學者泰戈爾的半身像(1956)。他極其巧妙地處理了花崗岩,用拋光部分表現泰戈爾的皮膚——黝黑的臉與手,用麻麵表現了白色的頭發與胡須,效果甚佳,質感極強。他真的使花崗岩有了生命。麵對著這座雕像,觀眾可以感覺到皮膚的柔潤和須發的鬆軟。這個時期,他還塑造了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1958)、美國詩人惠特曼(1959)等人。炯炯有神的目光,剛強有力的姿態和深思冥想的豐采,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多年沒有他的消息,但時時留意報刊上有關他的報導。他後期最突出的作品是為白俄羅斯人民詩人雅庫勃·柯拉斯(1882—1956)雕塑的大型組像。柯拉斯是他的良師益友。過去,阿茲古爾不止一次為他雕過頭像。柯拉斯逝世後,政府決定在首都明斯科街頭為他樹立一座紀念碑。阿茲古爾接受了這一重要任務。紀念碑於1972年落成。它由三組雕像組成。雅庫勃·柯拉斯位於中間,彎身坐著,正在凝思。左右兩旁是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紀念碑與自然景色及城市風光聯在一起。紀念碑前麵是廣場,是一片婀娜多姿的小白樺,給繁華的城市中心帶來一片鄉村氣息。
蘇聯時代阿茲古爾兩次獲蘇聯國家獎(1946,1948),被選為蘇聯美術研究院院士(1958),先後還榮獲了蘇聯人民美術家(1973)和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的稱號(1978)。
1990年,朋友從白俄羅斯給我捎來了阿茲古爾的畫冊與書籍。書上的題詞使我心潮澎湃。他和當年一樣,盛情地邀請我再到他的創作室去做客。他的字跡彎彎曲曲、抖抖索索,顯然他已經難以控製手中的筆了。我又想到他那雙有力的緊握的大手,還能握雕刀嗎?我計算了一下,那一年阿茲古爾已是八十開外的老翁了!現在怎樣了呢?
紮伊爾·阿茲古爾未曾來過中國,但他的心早已隨著他雕的《魯迅像》來到了我國。我國人民在神州土地上沒有見過他的神采,可是通過他的作品卻看到了他那一顆熾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