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吉謝維奇從事文學插圖近四十年。他為蘇聯、俄國和外國的文學作品做過大量的插圖。對蘇聯文學作品的傳播、對蘇聯插圖藝術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貢獻。他的成就是不容忽視的。1966年他在蘇聯美術家協會展覽廳中第一次舉行了個人插圖畫展。觀眾的好評,評論界的讚揚,也說明他在蘇聯文學插圖領域的地位。
我對他的了解,使他感到意外。我把最近一期我國出版的《蘇聯文學》雜誌拿給他,其中有我寫的有關他的文章與插圖,更使他沒有想到。我又拿出即將出版的《蘇聯文學插圖》一書的樣本,他仔仔細細地翻了半天。看到彼特羅娃的插圖時,眼睛霍然亮了,說:“彼特羅娃……瑪麗娜·彼特羅娃……她是我的女兒。”又說:“剛才您在過廳看見的那幾幅小動物畫就是她童年之作。您在這本插圖集裏選登了她的作品,她一定很高興。”初見麵時的拘謹頓時消逝了。
我們隨隨便便地聊了起來。
平吉謝維奇比我年長一歲,生於1925年。
“我是你們的鄰居……”不等我解除疑惑,他接著說了下去:
“我出生在西伯利亞的博代博。當年那裏住過很多中國人。不過我出生後的第二年就搬到莫斯科來了。”博代博,靠近貝加爾湖的一座城市。那裏有金礦。早年,很多中國人在那裏淘金。
我問及他作畫的曆史。他說:“我從小就喜愛繪畫,少年時考入兒童美術學校,後來又進入莫斯科中等美術學校,也就是現在蘇裏科夫美術學院附中。法西斯德寇的入侵,中斷了我的學業。戰爭爆發了。我和同學們一起走上保衛祖國的戰場。有的同學為國捐軀……”平吉謝維奇不慌不忙地回憶著。他是1943年參軍的,從列兵晉升到中尉。部隊和戰場成了他的“大學”。他在這座大學裏,學會了仇恨,學會了愛。他目睹了戰爭的殘酷,認識了人間的溫暖。後來,他為戰爭題材小說作插圖時,得心應手、深刻感人,是與他的戰火經曆分不開的。
戰後,他被吸收到格列科夫軍事畫家研究所當創作員。這個研究所集中了很多軍事畫家,以美術退歌蘇聯紅軍光榮的戰鬥曆史及軍人的日常生活為己任。平吉謝維奇在那裏工作了十年(1946—1955),主要從事油畫創作。1947年他的一幅油畫選作為長篇小說《博羅季諾》的封麵。慢慢地他成了專業插圖畫家。他的早期插圖,多為鋼筆畫,後來改用毛筆。他的畫風有過變化,從細膩到簡練,從繁雜到概括,從單幅到聯幅。當社會上有人認為寫實的插圖已經過時時,平吉謝維奇沒有為這種論調所動搖,他繼續自信地堅持現實主義手法,並贏得了讀者的崇敬。
我稱讚他過去的作品。他卻說:“每當我翻閱舊的插圖時,感到羞愧。那時畫的東西實在不堪入目。”他又說:“尼·茹科夫喜歡自己早期作品,我卻相反。”我回憶起,五十年代,我向茹科夫請教他所喜歡的青年畫家時,他曾提到平吉謝維奇。那時茹科夫在格列科夫軍事畫家研究所擔任領導。平吉謝維奇離開該研究所之後,因為他對軍事美術的貢獻,還被授予“格列科夫軍事畫家研究所榮譽成員”的光榮稱號。
平吉謝維奇從事文學插圖近四十年。他為蘇聯、俄國和外國的文學作品做過大量的插圖。對蘇聯文學作品的傳播、對蘇聯插圖藝術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貢獻。他的成就是不容忽視的。1966年他在蘇聯美術家協會展覽廳中第一次舉行了個人插圖畫展。觀眾的好評,評論界的讚揚,也說明他在蘇聯文學插圖領域的地位。
我對他的了解,使他感到意外。我把最近一期我國出版的《蘇聯文學》雜誌拿給他,其中有我寫的有關他的文章與插圖,更使他沒有想到。我又拿出即將出版的《蘇聯文學插圖》一書的樣本,他仔仔細細地翻了半天。看到彼特羅娃的插圖時,眼睛霍然亮了,說:“彼特羅娃……瑪麗娜·彼特羅娃……她是我的女兒。”又說:“剛才您在過廳看見的那幾幅小動物畫就是她童年之作。您在這本插圖集裏選登了她的作品,她一定很高興。”初見麵時的拘謹頓時消逝了。
我們隨隨便便地聊了起來。
平吉謝維奇比我年長一歲,生於1925年。
“我是你們的鄰居……”不等我解除疑惑,他接著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