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錢明詫異,指著自己。
杜三妞說:“想紅燒還是想爆炒,你們隨便做,做好端自己屋裏吃去。”此言一出,錢娘子樂得見牙不見眼,可以跟家人單獨過年了。
春燕快哭了。
杜三妞餘光瞥到,吩咐錢娘子做飯的時候多做一份,春燕、小趙子他們六個一起過。
翌日,大年初一,衛家一眾仆人人人得了個紅包,裏麵是兩個小小的銀裸子,重不足半兩,值不了幾個錢。但是做工精致,而且每個人的還都不一樣。
衛家眾仆人私下裏拿出來一對比,便知主人家用心了。禮輕情意重,便是如此。
年後,建作坊的地址選出來,在杜家村和廣靈縣中間,與杜家村一河之隔,靠近山邊的地方。五畝山石地,杜三妞按照良田價格買下來。之後,衛若愉拿著杜三妞畫的平麵圖,坐在山邊,一邊看書一邊看著工匠建房。
杜三妞本想請杜家村的村民建房,怎奈他們年前接個活,年後開工。別人的定錢都付了,杜三妞隻能找別人。
這邊叮叮當當打地基的時候,廣靈縣東南十七裏的海邊也忙個不停。
縣裏建碼頭非但沒從百姓身上集錢,百姓過去幹活還有錢拿。每十天發一次錢,廣靈縣百姓確定這一點是真的,紛紛去報名。
人多力量大。杜三妞的作坊還沒落成,碼頭就完工了。碼頭完工之後,衛若懷從京城請的匠人回去之前,縣衙公布出募捐到的善款還剩多少。
關於這一點是林瀚和衛若懷商量後決定的,剩下那些錢全部用來鋪路,不夠的話縣裏再加點。林瀚建議用青石磚或者青石板,衛若懷不同意,要買最最便宜的石子。
衛若懷是縣令,他決定的事林縣丞不服也得憋著。
七月中旬,除了深山裏的村落,廣靈縣村村通上石子路。村民們再也不擔心陰天下雨沒法出門,有幾個會搞事的村長敲鑼打鼓給衛若懷送上一快匾額。
衛若懷哭笑不得,收下匾額後卻沒放他們離開,叫衙役去倉庫搬兩袋地蛋放在大門外,招呼街坊四鄰,路過的百姓到這邊來。
縣衙大門前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熱鬧聲傳到衛府,把杜三妞驚出來,衛若懷才說:“這東西叫地蛋,一畝地能見幾千斤,蒸著吃煮著吃都行。也可以像綠豆提取出地蛋粉做粉絲。這個月二十號,碼頭邊的杜家雜貨鋪開始賣地蛋,感興趣的人可以去買幾十斤試試。”
“現在不賣?”不知誰問一句。
衛若懷搖了搖頭,“還有一些地蛋沒刨出來,等所有地蛋收上來再賣。”
“那我們二十號一定去。”送匾額的幾個村長異口同聲。心裏卻想著,即便這個地蛋價格貴,看在衛大人上任後就為大家做兩件實事——建碼頭和修路,也得支持他。
擔心老丈人家的兩萬多斤地蛋賣不出去的衛若懷連說:“謝謝,謝謝。”卻不知道杜發財已賣出去一半。
杜發財家的幾畝旱地今年全種上地蛋,村民都說他瘋了。地蛋收獲的時候,杜四喜兄弟幾個,杜三妞的幾個堂哥,還有衛家的下人紛紛去地裏幫忙,其他村民就站在馬路牙子上看熱鬧。然而眼瞅著十幾個大男人刨半天,愣是沒刨一半。偏偏地裏堆成小山,杜家村的村民嚇到了。
村長拉著杜發財就問:“你地裏種的什麼玩意?”
“我也不清楚。”杜發財搖了搖頭,“三妞叫我種的。”
“三妞?”村長一聽是三妞的主意,“給我留一百斤,回頭我擱地頭上試試。”
“給我兩百斤。等等,多少錢一斤?”
杜發財依然搖頭,“三妞說拉到碼頭上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