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不再是神仙,所以他們看見前方有個淩雲渡,渡口上有一座獨木橋,他們便不敢行路,尤其是豬八戒,連叫:“哥啊,佛做不成也罷,實是走不得!”
諸位應該都記得老豬的本身,是天河的天蓬元帥,而沙和尚也是卷簾大將,如此一座橋,又豈能真走不得?關鍵在於這其實是蘊含著道家意味的橋,他們不能從這橋上走——他們要尋一條新路來走,那便是去往佛家世界的路。
果然,接下來便來個人,撐著船來了,那可真是佛教之人了,他便是接引佛祖,正式稱號是“南無寶幢光王佛”,到這邊廂,唐僧師徒上了他的無底渡船,才真正進入佛的世界。
唐僧取經到西天,如來給他三藏經,內容居然是談天說地談鬼?吳承恩你是在說笑話嗎?
話說這《西遊記》演繹到末尾章節,唐僧取經已然到達西天大雷音寺,按理說這佛祖聖地,那就該和諧完滿,可不知為何,在吳承恩筆下,《西遊記》中的佛祖世界卻頗有些奇怪,為何如此說,且聽司馬一一道來。
首先是如來佛的開場白,其中有一段他是這麼說的:
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
哈哈,這話便十分有趣了。為什麼這麼說?你且聽聽這三藏是哪三個?一個談天,一個說地,第三個則是度鬼,這連起來不就是談天說地扯鬼(話)嗎?
還有,既然說是佛經,那就好好地談佛,偏偏說什麼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難道這是印度版的百科全書嗎?唐僧拿這書去研究花鳥魚蟲,還是講說天文地理呢?
看《西遊記》到這裏,真的感覺吳承恩這是在諷刺佛教了。為什麼?因為真正的佛教三藏,完全不是這些內容。
所謂“三藏”,其實就是佛教聖典的分類,指經、律、論三種聖典。而以教派論,又可分為小乘三藏與大乘三藏兩大類。
法,其實就是“佛所說的教法”,其實也就是理論經典,你可以理解為佛教的《喬達摩選集》。而律,就是佛教出家教團日常生活的規則。
早期的經、律,實際上是隻用口傳而未形諸文字的,這也就是《西遊記》中的無字佛經——所以阿難和迦葉最初給唐僧師徒的佛經,便是這種早期的經典(但實際而論,沒有字,也沒有口傳,唐僧取到的隻是一紙空文而已)。
隨後,經曆了數次所謂“結集”,而目的就是形成書麵文字:法與律。尤其是律藏,逐漸形成止持戒(禁止事項)與作持戒(遵守事項)兩種。出家教團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有嚴格的說明與規定。
正因為不再是神仙,所以他們看見前方有個淩雲渡,渡口上有一座獨木橋,他們便不敢行路,尤其是豬八戒,連叫:“哥啊,佛做不成也罷,實是走不得!”
諸位應該都記得老豬的本身,是天河的天蓬元帥,而沙和尚也是卷簾大將,如此一座橋,又豈能真走不得?關鍵在於這其實是蘊含著道家意味的橋,他們不能從這橋上走——他們要尋一條新路來走,那便是去往佛家世界的路。
果然,接下來便來個人,撐著船來了,那可真是佛教之人了,他便是接引佛祖,正式稱號是“南無寶幢光王佛”,到這邊廂,唐僧師徒上了他的無底渡船,才真正進入佛的世界。
唐僧取經到西天,如來給他三藏經,內容居然是談天說地談鬼?吳承恩你是在說笑話嗎?
話說這《西遊記》演繹到末尾章節,唐僧取經已然到達西天大雷音寺,按理說這佛祖聖地,那就該和諧完滿,可不知為何,在吳承恩筆下,《西遊記》中的佛祖世界卻頗有些奇怪,為何如此說,且聽司馬一一道來。
首先是如來佛的開場白,其中有一段他是這麼說的:
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
哈哈,這話便十分有趣了。為什麼這麼說?你且聽聽這三藏是哪三個?一個談天,一個說地,第三個則是度鬼,這連起來不就是談天說地扯鬼(話)嗎?
還有,既然說是佛經,那就好好地談佛,偏偏說什麼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難道這是印度版的百科全書嗎?唐僧拿這書去研究花鳥魚蟲,還是講說天文地理呢?
看《西遊記》到這裏,真的感覺吳承恩這是在諷刺佛教了。為什麼?因為真正的佛教三藏,完全不是這些內容。
所謂“三藏”,其實就是佛教聖典的分類,指經、律、論三種聖典。而以教派論,又可分為小乘三藏與大乘三藏兩大類。
法,其實就是“佛所說的教法”,其實也就是理論經典,你可以理解為佛教的《喬達摩選集》。而律,就是佛教出家教團日常生活的規則。
早期的經、律,實際上是隻用口傳而未形諸文字的,這也就是《西遊記》中的無字佛經——所以阿難和迦葉最初給唐僧師徒的佛經,便是這種早期的經典(但實際而論,沒有字,也沒有口傳,唐僧取到的隻是一紙空文而已)。
隨後,經曆了數次所謂“結集”,而目的就是形成書麵文字:法與律。尤其是律藏,逐漸形成止持戒(禁止事項)與作持戒(遵守事項)兩種。出家教團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有嚴格的說明與規定。
而之後,便有了“論”。論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