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一部《西遊記》,大概是許多國人兒童時代的最愛。但喜歡,並不等同於了解。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在這些形象的背後,其實有著漫長深遠的演變過程。而我們所知的,僅僅是“86版”《西遊記》的形象與故事而已。
因此,在許多年後,我便有一個理想,想要把這些演繹背後的故事寫下來,從最初玄奘在荒漠中的孤獨行走,到後來的寺院說《大唐西域記》,再到宋代的民間藝人以說書的形式將其改造成為一個類似於大冒險的故事,最終則是明代的文學虛構改造,在吳承恩筆下形成了《西遊記》的最終麵目。
想想這些漫長的演變曆程,你就能知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而西遊,也不是一人鑄就的!
司馬路
2016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