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2 / 2)

因此,現如今反倒是他處處讓著慕容聿了。

隻是探口風,那邊慕容聿竟是應了。

寧博聞沒想到對方這麼幹脆,頓時開始頭疼了……他雖操心寧博容的婚事,但是他那妹子嫁過兩任之後,壓、根、兒、就、沒、想、過、再、嫁、人!

攬下了這等事,聖上那邊倒是熱情挺高的,偏他的妹子對此毫無興趣,且寧博容又不是那等父兄做了主就會聽話的人,寧博聞當真沒法,隻得先請崔氏與寧博容上京來住。

崔氏的年歲已經很高了,她這個年紀,莫說是祖母,便是曾祖母也做得了,寧舜華的婚姻也頗為不順,跟著寧博容有樣學樣,同之前那任傳聞中溫爾而雅前程遠大實則風流浪蕩處處留情的尚書之子和離了,倒是寧舜英過得不錯,與那徐家子乃是青梅竹馬,如今夫妻和美,連孩子都生了兩個了。

待得寧博容陪著崔氏回京的時候,先前到雲州暫住的寧舜華也跟著回到了京城。

若說以往寧博容與直爽開朗的寧舜英更好一些,現在反倒是寧舜華與她更投緣。或許是因為兩人都遇人不淑?

不過照著寧博聞與崔氏來看,沈七那件事,當真算不得“遇人不淑”的水準,但寧博容既無法容忍,沈家又搬出規矩來壓她,兩位叔婆遠從潞洲到了京城,板著臉讓寧博容跪聽沈家家訓,更是讓寧博容冷笑一聲,當即就回了潞洲,親自找了沈家家主“聊了會兒天”,沒幾天沈洵的祖父就同意了二人和離,即便是沈洵不願意,也沒有什麼用處。

世家的規矩重是沒錯的,也要看你用那規矩去約束什麼人。

“當時姑姑是怎麼說的?”寧舜華悄悄道。

若不是她也之前方才和離,知道其中的艱難,也不會想起問這等問題。

寧博容瞥了一眼正在休息的崔氏,壓低了聲音道:“特別簡單,讓他們知道,若是不和離,會比和離後果更嚴重就行了。”

世家要麵子,且沈洵的祖父聘寧博容是要讓她當宗婦的,就是看中她的厲害,當然,也有家世的原因,那些年萬裏書院騰雲直上,沈家上下不少人都覺得是撿了便宜的,但再如何,她既是沈家婦,便要遵守沈家的規矩,原本,很多人是這般想的。

寧博容去找沈家家主聊了聊天,她的態度恭敬有禮,在門外站著的沈洵和他的父親便隻是站著了,雖不是故意偷聽,也聽到了隻言片語。於是,他們格外不能理解,就這樣溫吞水一樣的幾句話,阿爹(祖父)怎麼就忙不迭地答應了和離要求呢?

多傷他們沈家的麵子啊!

沈洵本也是不想和離的。

他們不知道的是,寧博容一邊溫溫柔柔地說話,一邊從袖子裏掏出一個小鐵球——

捏呀捏呀捏橡皮……

那個鐵球先是“啪”地一聲被拍下來的時候,明顯是金屬的聲響,卻直接被拍成了一塊圓餅,然後就在寧博容的手中變換著形態,幾乎像是橡皮泥一樣在她白皙纖細的指間翻轉。

做了幾十年的沈家家主,沈頤自然是個聰明人,且不僅僅聰明,讓沈家自他的手中開始青雲直上,哪裏是個簡單人物,但這時候,他的臉色鐵青,連手指都開始顫抖起來。

眼前這個女子說話的時候溫文爾雅有條有理,甚至唇角還帶著淡淡的微笑,看著格外淑靜,但那漫不經心的神態,那玩弄在她指間的鐵球,不,現在是一塊看不出形狀的鐵塊了,無一不在表明著她的態度。

她在威脅,在以這樣溫柔的姿態威脅。

並不激烈,仿若柔和,但是那雙眼睛在告訴沈頤,若是他不答應,不論是他,還是沈洵,甚至是整個沈家,都承擔不起這個後果,因為她甚至在那鐵塊上慢慢撚出一根鐵針來,手腕輕輕一動,那鐵針便徹底沒入了旁邊博古架上的一尊紫金鏤空雲紋香爐的青銅腳架裏。

這麼小小的一根針啊,沈頤背後的寒毛都豎起來了,若是麵前這女子當真起了歹心,殺人於無形簡直不在話下好麼!

這會兒,即便是沈洵死活不願和離,哪怕是她又反悔不想和離,沈頤也會千方百計讓她離開沈家的。雖然說,她的態度比沈洵要堅定多了。

她隻是要走。

這會兒寧舜華問起,寧博容卻隻是笑著答:“很簡單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嘛。”

寧舜華羨慕道:“那沈家人還挺講道理的。”

講道理的沈頤若是聽到這評價,恐怕氣得都要吐血。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騙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