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叫皇上知道……”小木口裏雖這麼說,表情已是躍躍欲試。

“怎麼不行?現在皇上不在京裏,一來一回得十多天,哪就能知道!”我用手帕掩著口,“你們也都是從小沒出過門兒的,這次跟著我出去看看!”

“你們可不容易啊。”我坐在一株古槐的樹蔭下,小木在一旁捧著小茶盤,“天天後晌兒來回的跑。”

曹寅低頭一笑,“知道瞞不住您,您高抬貴手,我們就過去了。”

我一笑,“別說是我,是個人也得抬手。你們倒是挺會過日子,不想想我在這兒青菜豆腐,也吃了一個月了。”

曹寅無奈道:“您想用點什麼,回宮叫禦廚做了送來。隻是這事兒,奴才做不了主。說句您不愛聽的話:貴主兒想外頭吃飯是末節,出去逛逛才是實情。若說起來,我們這些人奉著您出門也沒什麼。隻是三爺知道,得要了奴才的命。”

我隻做不耐煩,從小木手中接過宮扇自己扇著,“在宮裏還能花園子裏轉轉,西苑還有個跑馬場。這破廟,一共幾進院子,早早晚晚敲鍾敲鼓外帶著阿彌陀佛。我都快煩死了!日日青菜蘿卜,蘿卜青菜,敢情讓我齋僧來了?你做不了主不要緊,找能做主的人去!”

曹寅見我耍賴,隻好賠笑,“嗻。奴才這就派人回三爺,隻要三爺點了頭,奴才……”

不等他說完,我起身就往院裏頭走,頭也不回道:“行!你隻管派人去回。反正我從現在起,再不吃這兒的飯了!你挑匹快馬回話,可別餓暈了我。”

曹寅連忙上前幾步,“您別急。奴才就是派人去行在,也得十幾天才回得了話。這怎麼能行?”

我不理,繼續走著。小木在一邊幫腔,“我說曹大人,您也別太較真兒了。這麼大的方塊兒地方,貴主兒圈了這麼多日子,心裏本來也煩得慌。想吃點順口兒的東西吧,嘿,這兒還是廟!”她又低聲道:“不是我說,貴主兒在宮裏什麼時候受過這委屈?從來是想著什麼馬上就得端來。說一句天上的星星好看,皇上立時就得讓我們搭梯子摘去。出去逛逛,心裏一高興,我們的差事也好當不是?曹大人,您也幫襯幫襯我們?”

正文 104、笑問堂前幾縷香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

煙袋斜街:位於什刹海前海東北的一條小巷,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com/

堂前四柱香:天地會切口暗語。

頌卦:六十四卦之一,詳見《易經》。當著納蘭等人,周晚無法明說,隻能用借《易經》中的爻辭暗示凶險。元亨利貞,《易經》常用語,此處代指周世顯。

從那以後,我每日傍晚時分,也會出法源寺吃飯。前頭幾天曹寅與李煦引著我出廟門時候還是戰戰兢兢,後來便覺習以為常了。我心中清楚,他們當得到了康熙的默許。

我對於到哪裏吃飯並不挑剔,隻是含笑對他們說道:“我不讓你們為難,你們常去的就行。”

曹寅等人都知道我隻不過想借機出去轉轉,自然滿口應允。每日日色西斜,暑氣退去,便坐一輛大鞍車,一眾十來匹馬繞過後街,穿過鼓樓大街,往前海北邊走。

嶽福全是個兩層的酒樓,平日買賣均是貴府大院的宴席,少有散客。此時兩層樓全都包下,我與小木小桃在樓上用餐,領班侍衛在樓上相陪,其餘人便在樓下吃飯。

“不要了。”我拿起絹子擦了擦嘴,對正在給我布菜的小桃說道,“你們快吃吧。”

小木端上一盞綠豆湯,用湯匙撇去浮沫。我接過湯盞,喝了兩口,笑道:“今兒的菜做得好。桃子,你也學學。”

小桃與小木兩人照舊自己盛了飯坐在我身邊,小桃笑道:“這個不值什麼,就是掐菜。咱們宮……”小木連忙伸筷子點了她一下,小桃連忙做個鬼臉兒,“咱們家裏!隻要不怕麻煩就是了。”

小木一邊吃著飯,笑道:“這幾天的菜都挺合您的口,臉色都回過來了。雖說也是清淡,做出來和廟裏的可是天壤之別。”

小桃點點頭,“嚐著是南邊兒的口味。看著您愛吃酒釀?”

我尚未說話,隻聽樓梯聲輕響。李煦在樓口坐著,忙回頭看,走到屏風外對我道:“成大人來了。”

說著話,納蘭已經上了樓,我示意小桃小木兩人接著吃飯,自己起身轉出屏風。納蘭穿著一身白底水墨紋實地紗袍,腰間係著銀灰絲絛,湘妃竹折扇在手中拿著。

我隻對李煦笑道:“出來閑逛,還是讓人家逮著了。”又問納蘭道:“你怎麼回京來了?”

納蘭不語,俯身行了半禮,“福晉吉祥。”

李煦嗬嗬一笑,對我道:“所有的不是都有我們擔著,福晉隻管安心。”說完便下樓去。

我轉身踱步到窗前,抬手遮著窗外金色餘暉。納蘭也緩步上前,“三爺就快回京了,知道你吵著出門,不放心,叫我先回來看看。”

“把我綁了放棺材裏,他才放心呢。”我自語道。

納蘭扳著窗欄垂目往樓下看,“和他說去,我不聽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