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隆會議”親曆者話當年(3 / 3)

姚力(時任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秘書):“克什米爾公主號”過去總理就座過,也是印度總理尼赫魯的專機,是比較好的飛機。

筆者:那就是說,總理本來確實是要坐這架飛機的?

姚力:對。現在就是蔣介石為什麼要下怎麼大的狠心呢?亞非會議沒有邀請台灣參加,卻邀請了新中國,而29個與會國當時很多都是和台灣建交的。所以他曾經對手下人這樣說:“我們的外交是到了危機的時刻”。

解讀:“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的發生立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但同時也使周恩來總理的萬隆之行陡然加大了危險程度,但中國政府在人為空難之後並沒有被恐怖威脅所嚇倒,而是很快向大會表示:中國政府一定會按時出席會議。

筆者:“那麼總理當時是怎麼躲過這一劫的?”

姚力:緬甸的總理吳努想在“萬隆會議”前先召開一個6國的小會,要總理去,總理就去仰光了,沒有坐這架飛機。

解讀:正是因為總理的行程發生了變化,因此盡管為了實施暗殺,國民黨特務經過苦心安排,找到了當時在啟德機場做清潔工的、一個化名為周駒的人,懸賞60萬港幣,讓他趁11日中午“克什米爾公主號”機組人員下飛機用午餐的機會偷偷地將四枚美國製造的定時炸彈安放在了飛機上,但是最終他們的陰謀還是沒有得逞。

解讀:總理在萬隆的安危直接決定著“亞非會議”是否能夠取得成功,這一點使萬隆愛國華僑的心也被揪得緊緊的。出於安全的考慮,代表團當時決定不在賓館下榻,而是希望借房子住到華僑的家裏,於是,根據政府的授意,印尼華僑組成了“印度尼西亞華僑支持祖國親人委員會”,專門組織、安排總理和中國代表團的起居、外圍保衛等項事宜。

邱章龍:(時任印尼支持祖國親人委員會聯絡部部長)就是這個地方,但老房子已經改成學校了,那邊的樹還是原來的。

解讀:到了萬隆我們才得知,當年曾經騰出自己的別墅給周總理居住的愛國華僑郭貴盛老人已經去世,而當年為了歡迎周恩來總理,郭貴盛一家特別將被褥床單全部更新,夫婦倆則臨時住到了酒店。同時為了開展多邊外交,總理的住處經常需要接待各國貴賓,因此客廳的沙發座椅、家具家什都需要補充。當萬隆家具店的老板知道了這件事,大家都爭著要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而為了解決交通的車輛問題,萬隆至少有160位華僑向“親委會”申請願意提供車輛,很多人還表示自己駕駛,這樣就可以確保總理的安全。

解讀:“萬隆會議”到今年已經過去了50多年,當年在萬隆中華總會的組織下親身參加了為中國代表團承擔後勤和保衛工作的很多人都已經作古,但是在香港我們還是有幸找到了一對年邁的老夫婦,當我們上門進行采訪的時候,我發現提起當年為總理服務,兩位老人還是那樣的激動。

筆者:您當時是給總理做飯的嗎?當時給總理做了什麼好吃的?

歐陽汶(許東亮夫人):印尼烤肉。

解讀:因為受到當年反華勢力的迫害,過去的幾十年,愛國華僑許東亮帶著家人曾多次遷徙,當我們感歎為什麼當年他們很許多機會和總理見麵,許家卻隻留下了這樣兩張照片?許東亮的女兒告訴我們,這還是她母親多少年來無論走到哪裏,總是把這兩張照片珍藏在自己貼身的衣服口袋裏,照片才得以保存至今。

房慶宜(萬隆華僑總會副會長房延齡之子):克十米爾公主號出事以後,萬隆華僑很緊張,吃飯就是一個問題——還有牛奶是指定一個客家的華僑,由他挑選最好的奶牛,到總理喝前也要先嚐一嚐,生怕總理出事。

筆者:“萬隆會議”期間你們的父母每天都在做什麼嗎?

張娟妮:(華僑張容珍之女):我媽媽那些日子做的最多的就是給總理住的房間縫窗簾,好多好多,那時總理房裏的家具都是借來的,我們家也借出去了一個衣櫃,好高興,到現在還都保存著。那時每天我們都問媽媽今天給總理做的是什麼飯?你知道韭菜吧?媽媽說總理最喜歡用韭菜白色的根兒,一點點切碎,炒雞蛋來吃。

解讀:陳柏文,1955年萬隆華僑中學的一個普通學生,他在談起當年為總理服務,今天還認為自己是做了此生最偉大的一件事情。

陳柏文:那時總理原本是要來我們華僑中學接見萬隆的華僑代表的,我們就日日夜夜守在學校,結果後來總理沒來我們學校,換了廣華中學(出於安全考慮)去接見華僑,那我也不後悔,也覺得自己是幹了一件最偉大的事情。

解讀:因為有了愛國華僑的支持,“萬隆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和中國代表團的生活和安全才有了可靠的保障。當時對總理的出行除了印尼政府承擔的官方保衛以外,萬隆還有數不清多少華僑義務地為總理進行外圍值勤。當年華僑總會的秘書長汪大均,為了給總理探路,曾經開著私家車,用自己的身體為總理的車隊在前方“掃雷”。

筆者:您當時緊張嗎?

楊秀蓮(時任印尼雅加達華僑婦女會主席):當時我不知道,那時我們家有四個孩子,他也不想想萬一他出了事,我們可怎麼辦?!

解讀:“萬隆會議”期間總理和中國代表團從駐地到會場有一段路程需要步行,“人牆”是我們從汪大均先生嘴裏聽到的一個詞兒,當年作為一種保護手段,萬隆愛國華僑就是自己的生命為屏障來保護周總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