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含之說:“當我在杭州第一次站在那麼多美國媒體麵前為美國的總統翻譯時,不知怎麼,突然一點都不感到膽怯了,隻覺得十分興奮,而且特別有信心能夠翻好。這常常是我性格中不肯認輸的一麵。”
在尼克鬆離開北京前,本來喬冠華與基辛格已經就公報達成原則上的一致,也已經毛主席、尼克鬆本人同意。到杭州時隻需對文字略加潤色即可。沒有料到,就在離京前夕,羅傑斯等國務院官員最終見到了公報草案後開始發難,提出不能接受這個草案,要求作實質性修改。一時情況變得十分緊張,因為訪問的時間僅剩兩天,美國白宮與國務院的矛盾在此時如此尖銳地表現出來,很有可能會影響公報的誕生。
周總理和喬冠華都十分氣憤。最後毛主席指示,除台灣問題外,其他問題可以有改動餘地。於是,本來在杭州對周總理和喬冠華來說應當比較輕鬆的訪問卻變成了異常艱苦的談判,因為杭州之後的2月27日是最後一天。假如公報達不成一致,在世界上的影響對中、美雙方都極為不利,尤其是對美方。當天晚上在杭州,喬冠華、基辛格徹夜不眠,周總理、尼克鬆也在各自下榻的賓館等候他們的談判代表的消息。隻有被中方安排在劉莊的國務院羅傑斯一行無人去打擾他們,他們大概是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看尼克鬆、基辛格如何收場。
淩晨4點,雙方終於達成新的一致。北京方麵毛澤東主席也批準了新的草案。章含之說:“清晨,當我被派去劉莊接羅傑斯一行去機場時,我見到美國國務院的官員一個個滿臉怒氣,手裏拿著一些文件在大聲議論,我估計是尼克鬆剛剛送給他們的公報最後定稿。見到我進去,他們不再吵嚷,但神情十分不悅地跟我去了機場。”
按照事前商議決定。從杭州到上海,周總理及他的主要隨行人員將作為尼克鬆總統的客人乘坐美方的總統“76精神號”專機。中方幾個主要翻譯也隨同周恩來、喬冠華等領導登上了這架美國總統專機。原來想象美國總統的座機應當是十分豪華的,但實際上,“76精神號”卻相對來說是個簡樸但功能齊全的專機。
章含之說:“我們並未參觀它的全部,但從它的作為會議、起居的機艙看,隻是一些必要的單人軟沙發和桌子,並無多少奢華設施。相比之下,我在幾年前應邀乘坐的美國都樂公司總裁的噴氣小專機卻要比當年的‘76精神號’豪華得多。我乘空隙時間告訴周總理我早上去接羅傑斯一行時見到他們拿著公報草案在吵吵嚷嚷,不知是否在最後時刻還會發難。周總理十分重視,當即決定到達上海錦江南樓(現貴賓樓)後親自去拜訪國務卿羅傑斯做做工作,要我陪同他去。到達錦江之後,大家剛剛安頓下來,我就陪同周總理來到羅傑斯的套房。他的助手開門見是周總理隻帶一名翻譯來訪,十分驚異。從門廳我們見到雖然剛下飛機,但美國國務院的一幫人已經聚集在羅傑斯這裏。他們都隻穿一件襯衫,有的還挽著袖子,正在激烈地討論什麼事。見到周總理,他們都不知所措,急急忙忙找他們的領帶和西服上裝。周總理神態自若,說大家隨便,很抱歉未事先打招呼就來了,隻是想看望一下羅傑斯國務卿,表示慰問。接著,總理說羅傑斯為打開中美之間的民間交往做了很多工作,我們很感謝。希望尼克鬆總統訪問後進一步加強兩國關係。周總理巧妙地對羅傑斯曉以大義,表示中美公報對中美雙方的重要性。羅傑斯自然懂得周總理的意思,而且周總理親自來訪也給了他很大麵子,因此也就順水推舟說了些友好的話,沒有與周總理爭辯。美國方麵內部在中美公報上的一場尖銳矛盾和鬥爭由周恩來出麵緩解了,使得當天下午公報得以順利宣布。”
章含之說:“當我在杭州第一次站在那麼多美國媒體麵前為美國的總統翻譯時,不知怎麼,突然一點都不感到膽怯了,隻覺得十分興奮,而且特別有信心能夠翻好。這常常是我性格中不肯認輸的一麵。”
在尼克鬆離開北京前,本來喬冠華與基辛格已經就公報達成原則上的一致,也已經毛主席、尼克鬆本人同意。到杭州時隻需對文字略加潤色即可。沒有料到,就在離京前夕,羅傑斯等國務院官員最終見到了公報草案後開始發難,提出不能接受這個草案,要求作實質性修改。一時情況變得十分緊張,因為訪問的時間僅剩兩天,美國白宮與國務院的矛盾在此時如此尖銳地表現出來,很有可能會影響公報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