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曆者暢談尼克鬆訪華趣聞逸事(1 / 2)

直至今日,冀朝鑄自豪地說:“我清楚地知道,這一事件將改變整個世界,我將成為曆史進程的一部分。對於一個外交官來說最重要的是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

章含之說:“那是改變世界的7天。北京的冬天很冷,但是沒有人感受到寒意。不久前我來到杭州八角樓,當年參與這一事件的人大都已經故去,他們是中美和平與合作的功臣。”

熟悉尼克鬆訪華這一曆史事件的人都會發現,尼克鬆總統及夫人身邊總是跟隨著一位漂亮的中國女翻譯,她就是章含之。章含之說:“我當時是為尼克鬆夫人做陪同翻譯以及擔任尼克鬆夫婦外出參觀的翻譯。其實我在翻譯中犯過一個錯誤,把中美之間距離的單位‘公裏’翻成了‘米’,當時隻有總理聽出來了,他和藹地對我說‘好像太近了吧’,我的臉一下子就紅了。”老外交官謙遜的風度令所有觀眾折服。

美國總統沒有乘坐自己的“空軍一號”專機,這在曆史上都是罕見的。30年前中美合作的誠意處處都可以體現出來。幾位嘉賓昨天介紹,尼克鬆的“空軍一號”到達上海後,換上了中國的導航員,由這位導航員引導飛機飛抵北京。尼克鬆結束在北京的訪問後飛往杭州時乘坐的是周總理為他準備的俄羅斯生產的螺旋槳飛機。美國總統沒有乘坐自己的“空軍一號”專機,這在曆史上都是罕見的。

尼克鬆訪華以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多次來華進行前期會談,全程參與這些會談的章含之說,雙方在尼克鬆訪華的專機等禮賓問題上很快達成一致,就是因為雙方都有強烈的合作誠意。

章含之饒有興趣地向朱莉介紹她的父親尼克鬆總統在杭州八角樓是如何用小榔頭敲碎“叫花雞”的。朱莉也說,父親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特別是怎樣用筷子。後來父親每次出訪中國歸來,總統家裏都會多幾瓶從中國帶來的茅台酒。

當年釣魚台的服務員劉馥敏說,尼克鬆及其隨行人員的房間布置都是總理親自過問的。章含之說,“尼克鬆訪華宴會上播放美國音樂也是周總理的意見,當時中國根本沒有這些音樂我走訪了很多當時在北京的美籍教師才選中了美國傳統音樂《紅磨房》,總理聽了很滿意。”冀朝鑄回憶說,談判基本結束後美國一位高級官員因為受到冷落不太高興,總理在宴會上走到這位官員跟前說,“我想請你喝杯茶。”一句話消除了所有的不快。“總理就有那種本事,讓好相處的和不好相處的人都感到愉快。”

當年尼克鬆訪華紀錄片的拍攝者李華說:“尼克鬆總統抵達北京的當天毛主席就會見了他。當時毛主席身體很不好,臉色也不太好看,我當時很擔心拍攝效果。但是沒想到雙方談得特別投機,主席的臉色也紅潤起來。平常主席會見外賓的片子隻拍3分鍾,可這段片子我破例拍了7分鍾,創了曆史紀錄。還為美國三大電視網提供了圖像。”這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毛澤東主席對當年尼克鬆來訪的高度重視。

直至今日,冀朝鑄自豪地說:“我清楚地知道,這一事件將改變整個世界,我將成為曆史進程的一部分。對於一個外交官來說最重要的是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

章含之說:“那是改變世界的7天。北京的冬天很冷,但是沒有人感受到寒意。不久前我來到杭州八角樓,當年參與這一事件的人大都已經故去,他們是中美和平與合作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