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島先生“不領情”(1 / 1)

由於周總理的談話入情入理,簡明扼要地闡明了中國的立場,田中對此表示理解。因此,在周總理發言後,田中首相馬上說:中國把恩怨置之度外,從大處著眼,本著互讓的精神處理問題,日本應坦率地評價中國的立場,並再次表示深切的謝意。

其實賠償問題本來是不成問題的問題,由於高島發言卻成了問題。據張香山回憶,中央早在60年代就討論了對日索賠問題,並內定放棄要求。後來總理給竹入的八條三項方案裏也有一條是中國放棄戰爭賠償要求。而且古井送來的日方對案中也把這一條列在裏頭。然而高島卻不顧這些而死摳條文,發表上述言論,從而遭到周總理的嚴厲批評。

與此相關聯,如何表述兩國間結束戰爭狀態也是會談的焦點之一。如前所述,事前雙方交換的聯合聲明草案中對這個問題的提法截然不同。中方的草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狀態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宣告結束”。日方的草案是:“日本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此確認,日本國和中國間的戰爭狀態已經結束”。其潛台詞是在日台條約中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此次隻是確認而已。我國一直認為隻有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兩國恢複外交關係才結束戰爭狀態。由於我們不承認日台條約,認為它是“非法的、無效的”,因此難以接受日本的提法。如前所述,高島代表日方發言時還提出“不同意”中方草案中的提法,因此雙方立場如何接近,達成妥協便成了會議的難點之一。但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引起爭論。是通過友好協商解決的。據稱,在雙方外長和兩外長主持的聲明起草小組找不到合適的措辭的情況下,周恩來總理說讓我來考慮考慮。後來總理用“不正常狀態”,來代替原來正文中的“戰爭狀態”。為了照顧雙方的立場,雙方商定把“結束戰爭狀態”和“結束不正常狀態”分別寫在前言和正文裏。最後的表述是,在前言寫:“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悠久的傳統友好的曆史。兩國人民盼望結束迄今存在於兩國間的不正常狀態。戰爭狀態的結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兩國人民這種願望的實現,將揭開兩國關係史上新的一頁”。在正文第一條寫:“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結果雙方對以上表述均感到滿意。

由於周總理的談話入情入理,簡明扼要地闡明了中國的立場,田中對此表示理解。因此,在周總理發言後,田中首相馬上說:中國把恩怨置之度外,從大處著眼,本著互讓的精神處理問題,日本應坦率地評價中國的立場,並再次表示深切的謝意。

其實賠償問題本來是不成問題的問題,由於高島發言卻成了問題。據張香山回憶,中央早在60年代就討論了對日索賠問題,並內定放棄要求。後來總理給竹入的八條三項方案裏也有一條是中國放棄戰爭賠償要求。而且古井送來的日方對案中也把這一條列在裏頭。然而高島卻不顧這些而死摳條文,發表上述言論,從而遭到周總理的嚴厲批評。

與此相關聯,如何表述兩國間結束戰爭狀態也是會談的焦點之一。如前所述,事前雙方交換的聯合聲明草案中對這個問題的提法截然不同。中方的草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狀態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宣告結束”。日方的草案是:“日本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此確認,日本國和中國間的戰爭狀態已經結束”。其潛台詞是在日台條約中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此次隻是確認而已。我國一直認為隻有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兩國恢複外交關係才結束戰爭狀態。由於我們不承認日台條約,認為它是“非法的、無效的”,因此難以接受日本的提法。如前所述,高島代表日方發言時還提出“不同意”中方草案中的提法,因此雙方立場如何接近,達成妥協便成了會議的難點之一。但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引起爭論。是通過友好協商解決的。據稱,在雙方外長和兩外長主持的聲明起草小組找不到合適的措辭的情況下,周恩來總理說讓我來考慮考慮。後來總理用“不正常狀態”,來代替原來正文中的“戰爭狀態”。為了照顧雙方的立場,雙方商定把“結束戰爭狀態”和“結束不正常狀態”分別寫在前言和正文裏。最後的表述是,在前言寫:“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悠久的傳統友好的曆史。兩國人民盼望結束迄今存在於兩國間的不正常狀態。戰爭狀態的結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兩國人民這種願望的實現,將揭開兩國關係史上新的一頁”。在正文第一條寫:“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結果雙方對以上表述均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