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評,再及他人(1 / 1)

△ 自我批評,再及他人

20世紀下半葉,日本經濟整體下滑,影響到了電器業。鬆下電器公司召開全國銷售會議。會議開始之際,董事長鬆下幸之助將公司虧損情況大致介紹了一下。

鬆下幸之助講完以後,一位銷售經理站了起來:“大家有什麼意見都可以講出來,造成今天虧損如此嚴重的局麵,主要是總公司的指導方針有誤,作為公司負責人要檢討自己的過失。”會議一開始,現場就充滿了火藥味。

“總公司指導有誤是難免的事,可是也存在許多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是你們太缺乏獨立自主的精神,不會隨機應變,才導致虧損如此嚴重,怨不得別人!”鬆下幸之助忍不住出言反擊。

“還談什麼精神?我們今天來的目的不是聽您說教的。”有人高聲道。

持續三天的會議,爭吵聲不斷。台上,鬆下幸之助不斷反駁各地銷售代表的意見;台下,各地代表不斷指責總公司及董事長的失策。

最後一天的會議中,鬆下幸之助走到台前,說:“這三天的會議,我們互相指責,該說的都說了,我也沒有什麼好辯駁的了。現在,我說說我最終的感想。過去的一切,我們共同承擔。

當然,我作為董事長,難辭其咎,給大家以及公司帶來的損害,我深表歉意。我保證好好反省,認真研究大家的意見,讓大家能維持穩定經營。最後,還是請大家原諒公司的不足之處。”說完,鬆下幸之助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

一時間,台下鴉雀無聲。大家都被董事長的言論感動了,許多員工眼眶濕潤,低下了頭,偷偷用手帕擦拭眼淚。

“董事長不必如此,是我們經營不善。”

“嗯,是我們不夠用心,該反省的應該是我們。”

“我們一起努力,公司一定會好起來的!”

台下不斷高呼,且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大家幹勁十足,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用,終於度過了經濟危機。

就這樣,鬆下幸之助用一席懇求的自我批評讓“軍心渙散”的鬆下電器公司又重新團結起來。有時候,我們可能真的沒有什麼過錯,但事情又確實與我們有關。這時,如果我們能在批評別人的之前,先做一番言辭懇切的自我批評,也許就會讓事情解決得更加順利。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的一種捷徑,也是自我完善、走向成功的必要良方。卡耐基曾說過:“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有智慧的人卻想辦法從中學習。”幾乎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過失辯護,但在麵對困境時,多體諒對方,理解對方,多做自我批評,那麼,同理,別人也會對你的過失采取諒解的態度,不再計較你的錯誤,甚至反思自己,最終達成雙方一致的解決方案。

詩人惠特曼說:“你以為隻能向喜歡你、仰慕你、讚同你的人學習嗎?從反對你的人、批評你的人那兒,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訓嗎?”在麵對錯誤時,我們都是本能地推諉責任,保全自己,其實反思自身,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會得到更多。

古語說得好,“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種種事實說明,敢於接受別人的批評,也敢於自我批評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而聽不得批評的人、不敢自我批評的人是極其愚蠢的人,這樣的人隻能被千夫所指,在自負中被世界淘汰,被世間遺忘。尤其是領導者先做自我批評,更能激發員工羞愧自省的心態,從而反思自己,找到不足,重整心態,奉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