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1 / 2)

有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染布。天氣晴朗,老太太就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賺不到錢;天下雨了,老太太又擔心小女兒染的布曬不幹,沒法賣。老太太是晴天也哭,雨天也憂。有位智者開導她說:“老人家大可不必天天憂心,晴天的時候你就想想小女兒,今天可以曬幹賣出去很多布,雨天的時候你就想想大女兒,今天一定能賣出去好多傘。這樣一來,你就天天快樂了。”老太太如此一想,果真天天開心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快樂也是如此。我們的生活當中,並非沒有快樂,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們隻把眼睛盯在不快樂的事情上,而沒有想到,其實,換一個角度看,生活當中一切都是好的,我們的生活到處都充滿了快樂。

就像黑夜總與陽光相隨,快樂與痛苦也總是相互伴隨而來。多關注一點快樂,我們的生活中就充滿了開心和陽光;如果僅僅盯著痛苦,我們的生活中就會時時充滿不幸和抱怨。

有兩個人同時遙望夜空,一個看到的是沉沉的黑夜,而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閃閃的星鬥,這就是樂觀與悲觀的區別。悲觀和樂觀,隻是一念之間,然而,通過這一念之間看到的世界,卻有著天壤之別。

兩個青年到一家公司求職,經理把第一位求職者叫到辦公室,問道:“你覺得你原來的公司怎麼樣?”求職者憤憤地答道:“那裏糟糕極了。同事之間爾虞我詐,鉤心鬥角;部門經理粗野蠻橫,以勢壓人;整個公司暮氣沉沉,生活在那裏讓人感覺壓抑,因此,我想換個理想的環境。”“我們這裏恐怕也不是你理想的樂土。”經理說。於是這個年輕人愁容滿麵地走了。

第二個求職者也被問到同樣的問題,而他的回答是:“我們原來的單位非常好,同事之間互助互愛,經理也平易近人,關心下屬,整個公司氣氛融洽,生活得十分愉快。如果不是想找到適合的地方發揮我的特長,我真不想離開那裏。”“你被錄取了。”經理笑吟吟地說。

思維心理學大師史力民博士指出:“樂觀是成功的一大要訣。”失敗者通常有一個悲觀的“解釋事物的方式”,即悲觀者遇到挫折時,總會在心裏對自己說:“生命就這麼無奈,努力也是徒然。”如果經常用這種悲觀的方式解釋事物,人在無意識中就會喪失鬥誌,不思進取了。

人生長河中,逆境有很多種。絕大部分的逆境是自身力量所改變不了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樂觀麵對,走出逆境。保持樂觀的心態,在遇到打擊後,才不會出現抑鬱、消沉甚至一蹶不振的情況。樂觀的人更容易以寬鬆的心態麵對打擊,接受挫折,更容易盡快從挫折中走出來。這是減小壞事對你損害的第一個原則——樂觀。

有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染布。天氣晴朗,老太太就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賺不到錢;天下雨了,老太太又擔心小女兒染的布曬不幹,沒法賣。老太太是晴天也哭,雨天也憂。有位智者開導她說:“老人家大可不必天天憂心,晴天的時候你就想想小女兒,今天可以曬幹賣出去很多布,雨天的時候你就想想大女兒,今天一定能賣出去好多傘。這樣一來,你就天天快樂了。”老太太如此一想,果真天天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