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遲充儀喜逢老年子 診脈醫得窺內宮秘(3 / 3)

鄭之平伸手撓了撓頭,忽然別別扭扭地問了他一句:“你……想成親,是因為九公主?再沒別的原因了?”

李劭卿道:“不然呢?還要有什麼原因?”

鄭之平比比畫畫道:“比如說你爹娘給你定親。”

李劭卿“嗬嗬”兩聲:“你太高看我爹了,他老人家上次關心我,還是因為他以為我真投誠曹德彰了。”

鄭之平猶猶豫豫道:“那……你會因為九公主是權貴,或許會對你仕途有益而成親嗎?”

“於仕途有益?”李劭卿嗤笑了一聲,正想說什麼,忽然一頓,警覺道,“不對啊老鄭,你怎麼忽然說起這件事,難道你爹娘給你定親了?對方是權貴?”

鄭之平猶豫了一會兒,一拍大腿,破釜沉舟道:“我爹娘給我定的那門親,是個正兒八經的權貴,隻不過不在長安罷了,陶朱君文家的嫡出次女。”

李劭卿大吃一驚:“陶朱君?文家?你爹娘怎麼會和文家牽上關係?文家會讓嫡女下嫁?”

鄭之平撐著自己的額頭,有點抑鬱:“陶朱君的嫡次女嫁給薊州總兵,不算是下嫁吧?”

李劭卿摸著下巴若有所思:“那倒是,文家從來不與皇族結親,嫁給你一個薊州總兵也不算低就,那你的意思是?”

鄭之平一攤手:“我娘定親的時候沒問我的意思,所以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到日子成親。”

李劭卿反應了一下,恍然大悟道:“你這是在跟我討要賀禮?”緊接著喜形於色地在他肩上捶了一拳,“沒問題啊,一定給你送一份大禮,你婚期在何時?我必然帶薊、遼諸將前去拜賀。”

鄭之平罕見地蔫了下去,垂頭道:“到今日為止,我從沒有見過我的新娘一麵,我娘說是極為貞靜嫻雅、知書達理、宜室宜家的性子。”

李劭卿連連點頭:“文家的女兒,絕對不會差。”

“這一點我自然知道。”鄭之平道,“但我隻是一介粗人,我們鄭家也不是累世公卿,如何娶得起這樣人家的姑娘?”

李劭卿在他肩上拍了拍:“何必妄自菲薄,你鎮守薊州半生,北逐胡莽西複漢疆,這份功績,可是拿筆杆子的文人拍馬也追不上的。”

他倆正聊得開心,九公主和那日鬆忽然從他們麵前走過,兩人臉上都帶著溫和笑意,九公主狀似無意地瞟了李劭卿一眼。

鄭之平注視著兩人的身影,頓時從方才低沉的情緒裏掙脫出來,嘖嘖兩聲:“一個是一國之君,一個是天子之女,嗯……”

李劭卿語氣不善道:“嗯什麼?”

鄭之平活動著手腕,悠然道:“無聊,隨意嗯一嗯,不成嗎?”

李劭卿:“……”

鄭之平又道:“那日鬆這兩天也該啟程了,他這麼一天天的,搞不好正在蠱惑九公主跟他一起去薩汗。”

李劭卿一凜:“不會吧,陛下曾經下口諭,說九公主隻能跟到薊州邊境,絕不可入鐵勒國土一步。”

鄭之平笑了一聲:“陛下在長安,九公主在薊州,如果她一定要跟著去,陛下縱然有心阻攔,也是鞭長莫及。”

李劭卿很平靜地看他一眼:“你最近文化水平又進步了,足以迎娶知書達理的文二小姐。”

鄭之平:“……”

被鄭之平不幸言中,那日鬆打的主意正是將九公主哄騙過去。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已經達到化境,九公主被他說得有所鬆動,果然開始認真考慮隨他一同前去薩汗的可能性。

赤霄表示很驚恐:“殿下萬萬不可!鐵勒局勢未明,殿下此去太過危險。”

九公主對鏡卸妝,青絲長長披下來,猶如潑墨:“今日與衛國公商議前去薩汗的人選,李劭卿也在其中,有他在,應當不會出什麼事。”

赤霄抿嘴一笑:“殿下近幾日姿態極高,都不與侯爺說話,應當是消了氣吧?”

九公主執著玉梳的手頓了頓,唇邊浮起笑意,嘴上卻仍然矜持道:“還好。”

她話音方落,門外便響起李劭卿低沉的聲音,模模糊糊地說了兩句什麼,緊接著承鈞便推門而入:“公主,侯爺求見,說有要事相告。”

九公主抿了一下唇,眼神冷了下來,微微抬起下巴,又顯出一副高傲冷漠的模樣:“傳。”

承鈞忍著笑退了下去。李劭卿進來,先看了看九公主的臉色,動了動嘴唇,低頭拜了下去:“微臣李劭卿叩見公主殿下。”

赤霄對九公主欠身行禮:“公主與侯爺既然有要事相商,那奴婢告退了。”

九公主把臉轉向鏡子,再開口的時候,語氣軟了不少:“何事要奏?”

李劭卿直起身,想走近一步,卻在她的冷若冰霜下有些猶豫:“並不是什麼大事……是鄭之平他……”

九公主輕啟櫻唇,輕輕歎了口氣,將臉轉向他,對他露出一個微笑:“鄭之平怎麼了?”

李劭卿對她回之一笑,正待張口,先前退出去的赤霄又忽然推門而入:“殿下,長安密信,是太子殿下傳來的。”

房中兩人同時一怔,九公主伸手接過赤霄遞來的蠟丸,捏碎封皮,從中取出一個小小的紙卷來,並不避諱李劭卿,當著他的麵展開匆匆看了一遍。

紙上隻有一句話,一眼便可看完。九公主抬起頭來,臉上神色不定。

李劭卿關切問道:“長安有變?”

九公主搖搖頭:“是內宮的事情,遲充儀有孕,晉封德妃。”

李劭卿卻道:“內宮之變,總是會影響前朝,尤其是遲氏。”

遲氏近幾年在內宮風頭正勁,連帶著她的父親也雞犬升天,如今遲氏晉封德妃後,遲父也隨之收到了內閣的命令,調任吏部文選司郎中。

吏部素來在六部之中居於首位,就連吏部尚書都有“天官”的別稱,而吏部文選司又掌考文職官之品級與選補升調之事,以及月選政令,是一個位不高、權卻重的肥差。

皇後賜下恩旨,準許遲德妃的母族進宮探望,這本應是母親長嫂的事情,然而遲父卻親自入了宮,向身登四妃之位的遲德妃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