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譯文:感應發生於腳拇趾,因為誌向是往外發展的。
問運勢,運走盛勢;問經商,獲利;問婚姻,男求女;問家宅,有喬遷新居之意;問疾病,足趾有症;問生育,頭胎生男。
六二:鹹其腓(腓:小腿肚。),凶。居吉。
《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爻辭譯文:腓為足肚,感其腓為大傷之義,故凶。然求其所止,則無傷。感應到小腿肚,有凶臉,不要操之過急,應安居待機,以守為攻吉祥。
《象》譯文:雖有凶險,安居靜修即可獲得吉祥,說明六二順從事物的發展趨勢,才不會招致禍害。
問運勢,宜守舊;問經商,不利長途押運;問婚姻,感情不睦;問家宅,不安;問疾病,四肢瘺痹之症;問生育,生男。
九三:鹹其股(股:大腿。),執其隨(執:執意。隨:盲目隨意。)。往吝。
《象》曰:鹹其股,亦不處也。誌在隨人,所執下也。
爻辭譯文:隨借為隋,裂肉為謂以刀裂股肉,為傷之象,難以所往。感應到了大腿,行為不能自主,一味隨從於人。
《象》譯文:感應發生於大腿,說明不可能再停下來了。心誌在盲從跟隨他人,說明追求得非常卑下。
問運勢,宜守舊;問經商,耗財;問婚姻,恐婚有變;問家宅,住久不安;問疾病,腿病;問生育,生男。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憧:g,憧憧:心神不定的樣子。)往來。朋從爾思。
《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爻辭譯文: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乃多友相從之象。筮遇此爻,舉事吉祥,悔可以消失。有多友相從,守正吉祥,悔恨會消亡,以內剛而來外柔,舉事則吉。
《象》譯文:走正道吉祥,沒有悔恨,說明九四還沒有因感應不正而遭災。來來往往心意不定,說明它的交感之道有待發揚光大。
問運勢,運走旺勢;問經商,獲利;問婚姻,當成;問家宅,平安;問疾病,心神恍惚之症;問生育,生女。
九五:鹹其脢(脢:méi,脊背肉。)。無悔。
《象》曰:鹹其脢,誌末也。
爻辭譯文:脢,背肉也,鹹其脢,不敢有所負荷,自可無悔。此爻為小懲大戒,不敢任重之意。感應到了脊背,沒有悔恨,漠然置之,無凶險,但也說不上吉祥。
《象》譯文:感應於背脊上,說明九五的誌向太小了。
問運勢,運走旺勢;問經商,微利;問婚姻,當成;問家宅,平安;問疾病,脊背之症;問生育,生女。
上六:鹹其輔(輔:指牙床。)。頰舌。
《象》曰:鹹其輔,頰舌,滕(滕:施展。)口說也。
爻辭譯文:鹹其輔,頰舌,小傷之警,守慎之戒,故吉。感應到了口舌上,誇誇其談,花言巧語,無益。應真誠而至,真親而和。
《象》譯文:感應於口舌,說明上六不過是玩弄口舌,巧言善變不務實。
問運勢,宜穩重;問經商,有口舌之爭;問婚姻,防有假;問家宅,有口角之爭;問疾病,心魂不安;問生育,生女。
總斷:六合卦中卜得三合卦。
占天時,雲收雨散,晴。六五爻動日,中有雨,晴早散。雨雖有,過三日後晴。
風水:墓有石,丁山癸向,後人出富貴,生二、三子孫。有二山包圍,外不見穴,亦有二穴,一高一低,有龍宮之分,主出人富貴。
家宅:有三等人同居。得外姓人為主,成家添小口,上下有屋相圍,有香火在外。
生育:生女,產婦有難,初六若五爻動,不利其母。六爻動,利母不利子,壬日生。生男,若三四爻動,不足為喜。
婚姻:乃市井中女,手藝人為媒。當成,有口字及張姓人為媒,其婦賢,帶子來。愛情專一,喜中有悲。
行人:動,在途,亥日見信。不久則見在途中,有小可口舌,無財與買賣人同行。
求財:先難後易。不用出屋,乃同他人求之,有口字人同事。
遺失:雖在墾籬內,當回原處。若尋不到可在井灶所可尋,為難尋之物。中途問老年人知情,可尋到。物在坑圳中,可近水尋,死物在房中鍋灶中可尋。
疾病:有驚嚇,四肢無力,往南北方求醫。寒多熱少,內熱外冷,不思飲食,小便不通,或血膿災,往西南方求醫。
文書:公事阻隔,待時可遂。有相識人相助,有文書之喜。
詞訟:有貴人為福,先為憂,後有財。宜和,有帶痣美人在內,口字人為貴人。
田蠶:中平。
求官貴:有貴人相助,主有入品之職。遂,有舊恩人為力,必遷官榮達。
捕盜:必捉,問他人既得信息。難捉,在東北方山下,近窄窩之所,左右有石岩之處,目下未見,應酉、戌日得見。
求事:能成,必須在市井中見到點水旁姓氏之人是貴人,應在寅、午、戌、月、日時。必成,隻是有些口舌不妨,若口字人在內為福。
總運勢:逢兔、大龍、蛇、馬、羊年升官發財,春風得意。逢猴、雞年犯小人,破財。官非口舌,訴訟,防血光之災。血疾,氣管、肺部有疾。
旺運方:以卜筮地往正東方、東南方、正南方、西南方是升學、事業、經商的旺運方。
問子女:一男一女。
問壽:行善積德,76歲生死關,94歲壽終正寢。
第3040卦 地水師變雷風恒
地水師(坤上坎下 屬水歸魂 內卦出現)
父母酉金
兄弟亥水
官鬼醜土
妻財午火
官鬼辰土
子孫寅木
伏神 飛神
己亥水 戊午火
圖解:有虎、馬、羊,指寅、午、未日;將軍立於台上,主掌兵權;執印者拜於地,乃受功封賞;凡是遇此,得貴人提攜之兆。天馬群出之卦,以寡服眾之象。
朱熹曰:師者,眾也。獨行越師,不宜動,君子有命,小人勿用,其相克伐,改道成訟。師乃兵眾,故名師,丈人指長老。用師之道,用老成人,乃吉無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