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生命的奇跡(二)(3 / 3)

由此可想,如果有一份執著而持久的感情和一份充滿激情卻瞬間即逝的感情,你會選擇哪一個?世界上有許多出色的男孩和美麗的女孩,然而真正屬於你的感情隻能有一份,千萬莫因為別人的眼光而改變自己的愛情,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裏!

愛情是心與心的對話,無須這些世俗之物的加入。能夠對兩個戀人之間的感情做出評判的,隻有他們自己。

機遇的產生和利用,都與主、客觀條件有關,而主觀條件則更為重要。

有一次,烏力吉和小朋友去樹林中捕山雞。他們這一次采用了新方法,把木箱子用木棍支起,在木棍上係上繩子一直接到他們隱藏的草叢之中。隻要山雞飛下來去啄食撒在箱子下麵的穀粒,烏力吉他們隻要一拉繩子就可以把山雞罩起來,這樣就能抓到山雞了。

他們隱藏起來,觀察動靜。一會兒,飛來了一群山雞,共有11隻。大概是山雞太餓了,不一會兒就有8隻山雞走到了箱子下麵。一個朋友讓烏力吉拉繩,可他猶豫地說:“再等一會兒,這樣更穩妥一些。”

他們等了一會兒,非但那3隻沒有進去,反而又走出了4隻。朋友勸他拉繩子,烏力吉說再有一隻走進去才拉繩子。但是接著卻又走出來兩隻。如果這時候拉繩子,還能套住一隻,但是烏力吉擔心剩下了一隻,拉繩子也未必能罩住它。不幸的是,最後一隻山雞好像也感到不妙,也走出來了。

烏力吉那一次,一隻山雞也沒捕到。

烏力吉從這次教訓中得到了一個教訓:優柔寡斷,隻能使機會稍縱即逝。

猶豫不決的人,在機遇麵前,沒有果斷力、沒有信心,他們的一生也就注定要平庸。

一個能當機立斷的人,一個有主見的人,在麵對重大事件時,總能有力地把握時機,從而贏得成功。如果你發現了已經來臨的機會,那麼千萬不要猶豫,該出手時就出手,果斷出擊,抓住它,那麼成功就會伴隨而來。

在世界上所有的道路中,心與心之間的道路是最難行走的,人人都在追求利益,可他們卻找不到通往心靈的方向。

約翰·洛克菲勒在人際交往中善於運用真誠來讚美他人,以此來維係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次,洛克菲勒的一個合夥人愛德華·貝德福特,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使公司損失了100萬美元。然後,貝德福特喪氣地回來見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本可以指責他的過失,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知道貝德福特已經盡力了,更何況事情已經發生了,並不能因此而把他的功勞全部抹殺,於是洛克菲勒另外尋找一些話題來稱讚貝德福特,他把貝德福特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對他說:“這太好了,你不僅節省了60%的投資金融,而且也為我們敲了一個警鍾。我們一直都在努力,並且取得了幾乎所有的成功,還沒有嚐到失敗的滋味。這樣也好,我們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的錯誤和缺點,爭取更大的勝利。更何況,我們也並不能總是處在事業的巔峰時期。”

幾句話,把貝德福特心裏誇得暖呼呼的,並下決心準備從頭做起。

其實走進他人的心靈有時又是輕而易舉的,路標就是真誠地讚賞他人。

思想是靈性生活的基石,思想如何,為人即如何。健康思想並非偶然產生,乃是有意識地琢磨、培養心思習慣的產物。

王莊人看準蛋雞養殖,家家建雞舍,戶戶聞雞啼,短短幾年時間,村民們就相繼推倒了土坯房,住上了二層樓。人們兜裏有了鈔票,便嫌棄鄉裏的學校教學條件差,不惜花大錢,也要將孩子送進城裏讀書。

村中首富王老悶的兒子王小滿忽然輟學了。

小滿是老悶的獨生子,更是老悶的未來。以前過窮日子的時候,老悶想方設法,也要讓孩子上學。如今富了,小滿卻輟了學,這使王老悶很是想不通,越想越頭疼的時候,便想起了城裏的

“土作家”朋友,這人雖然沒有寫出什麼警世之作,卻有滿肚子民間智慧。

作家身著皺巴巴的西裝,頭發散亂,鼻梁上架著一副代表知識分子的眼鏡,幾個好奇的村民尾隨著,想聽聽有什麼高見。

作家像拉家常似的問小滿:“能告訴我退學的真實想法嗎?”

“現在學習壓力大,將來就業壓力更大,”小滿說,“不知你聽說沒有,現在大學生找工作,都流行零工資了。”

作家又問:“如果不再上學,你對自己的未來做何打算呢?”

“養雞、賣雞蛋!”小滿顯然經過了一番考慮。

“養雞也在走向規模化、科學化,”作家繼續問道,“就你學的那點知識,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嗎?”

小滿有點嗤之以鼻了:“你看看我們村的專業戶,哪個是大學畢業,你再看看我們村的收入,哪個比大學生少!”

作家將小滿領到村口,緩緩說道:“我來的時候,發現你們村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我的汽車竟然不如三輪車跑得快。”

的確,由於熟悉地理環境,加上一些人安全意識差,村裏的三輪車橫衝直撞,反而逼得其他高檔車輛小心翼翼。

“你想過沒有,三輪車進入城市,進入高速公路後會是什麼情況?”作家再次問道。

小滿沉默不語,猜測作家話中的含義。

“三輪車之所以在農村飛速奔跑,甚至沒有駕駛證的人都可以上路,速度超過汽車,是因為路況坎坷和自身廉價,是因為缺少有序監督,是一種畸形現象。”作家接著說,“至於三輪車進入城市的高速公路,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高速發展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禁止三輪車通行,連通行的資格都不會發放。這些話我可以概括為‘破車理論’。”

小滿恍然大悟,恭恭敬敬地給作家深鞠一躬,愉快地重返校園。

人人都需要認同,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強者。當你用低姿態誠懇地求助時,上帝一定會看到你需要的並不是現成的成功,而是獲得成功的機會。

“我需要你的幫助”

——年輕的保險推銷員甘道夫牢牢記住這句話,因為很多人都願意提供這種微不足道的幫助,他的客戶群像滾雪球一樣擴大,通過真誠的交往和不懈的努力,甘道夫終於成為曆史上第一位一年內銷售超過10億美元壽險的成功人士。

有時候,成功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當你說十遍“我來幫助你”也不見效的時候,不妨說一句“我需要你的幫助”。

“試一試吧!”——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試驗:用木條釘成的箱子裏,有一塊是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試驗開始了。一開始,餓貓進入箱子中時,隻是無目的地亂咬、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打開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著第二次,科學家再把餓貓關在箱子中,如此多次反複,最後,貓一進入箱中就能打開箱門。

試了,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沒有天生的傻瓜,隻有製造的蠢材。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有一顆可貴的好奇心,不要害怕迷路,可怕的是,你沒有探路的心。

“我隻賺一毛錢。”——深圳一個半文盲的婦女,起初給人家當保姆,後來在擁擠的街頭擺小攤賣膠卷。她認死理,她說,一個膠卷永遠隻賺一毛錢。市場上的柯達膠卷賣22元時,她隻賣15.1元,不想後來批發量卻大得驚人,生意也越做越大。現在,在深圳,她的攝影器材店,可以說搞攝影的無人不曉。

在深圳這塊人精成堆的地方,一個農村婦女用她簡單的“隻賺一毛錢”的真誠打敗了複雜的東西。那一毛錢的真誠,其實就是她成功的真諦。

上帝造出了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那麼的不可思議。

北極熊為什麼都是左撇子,企鵝的腳為什麼不怕凍,為什麼一張紙即使再大也不能對折七次,豬為什麼不能仰望天空……對這些不可思議的問題,我沒有絲毫免疫力,每次在網上看到,都要仔細認真追著看到底,為此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可現在如果你讓我講出個所以然來,估計我還是張口結舌,因為真的沒記住答案。或許,世界上所有不可思議的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是那麼無聊,又是那麼有趣。

國外每年都有很多人翹首以待一個“最不可思議獎”的頒布,去年獲得大獎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位打劫者,此人用一把左輪對準受害人開槍時,子彈卡殼了,於是,這位老兄用眼睛仔細觀察槍口,為了更好地明白究竟,他扣動了扳機,結果這次槍沒有卡殼。省去了陪審團,也沒有勞煩法官,他給自己判了死刑並且立即執行了。

此外還有兩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一個司機停車到酒吧喝酒,車上20名精神病人趁機逃竄,為了免遭責難,他把車開到公共汽車站,招呼路人說今天可以免費乘車,湊齊20人後他把乘客拉到了精神病院,並特別交代說這些人非常容易激動而且會胡言亂語,三天後這個詭計才被識破。還有,一個男人走進便利店,以請求換開20元紙幣為幌子,使職員打開了收款機,他將裏麵的錢款席卷一空,共計15元,但要命的是,他將自己那張20元鈔票遺忘在了櫃台上。

真正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得用張愛玲的那句名言來形容,“於千萬人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那也沒有別的話說,唯有輕輕地問候一聲,‘哦,原來你也在這裏’”。很多女人喜歡這句話喜歡得死去活來,常用它來幻想和男朋友下一生也能這麼相遇,不過男人可能很多都不這麼想,假如下輩子遇見同一個人,他們不免脫口而出這句話“怎麼還是你在這裏?”

水流湍急浪花飛濺之處才有大魚,命運沉浮遭遇坎坷才能砥礪出巨人。

一群年輕人常在一泓深潭邊釣魚,而有一個漁夫總是在潭上邊水流湍急的河裏捕魚。

年輕人覺得這漁夫可笑,在大風大浪的河裏怎麼會捕到魚呢?有一天,年輕人忍不住去問漁夫:“魚能在這麼湍急的地方停留嗎?”漁夫說,當然不能了。年輕人又問:“那你怎麼能捕到魚呢?”漁夫笑笑,什麼也不說,隻是提起他的魚簍往岸邊一倒,頓時瀉出一團銀光。那一尾尾又肥又大的魚,在地上翻跳著。年輕人看傻了,他們在深潭裏從來沒有釣到過這麼又肥又大的魚,那水潭裏隻有很小的魚。漁夫竟在湍急的河水裏捕到這麼大的魚,這是為什麼呢?

漁夫笑笑說:“潭裏風平浪靜,經不起大風大浪的小魚喜歡待在那裏,水裏那些微薄的氧氣就足夠它們呼吸了。而這些大魚就不行了,它們需要水裏有更多的氧氣,浪越大,水裏的氧氣就越多,它們會拚命遊到有浪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