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生命的奇跡(二)(2 / 3)

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不明事理的人想使世界適應自己。

兩艘派赴集訓分艦隊的戰艦數天來一直冒著惡劣的天氣在海上航行。弗蘭克·科克在領頭的一艘軍艦上服役,夜幕降臨之際,弗蘭克正在艦橋上值班。此時團團濃霧密布天空,能見度極差,所以艦長仍留在艦橋上關注著所有的活動。

天黑後不久,艦橋一翼的監視哨報告說:“燈光,在船首右舷方位。”

“那是活動的還是不動的船尾?”艦長喊道。監視哨回答:“不動,艦長。”這意味著他們與那條船處在危險的相撞航線上。

於是,艦長對信號兵喊道:“發信號給那條船:我們處在相撞的航線上,請將航向轉20度!”

信號回來了:“還是你轉20度為好。”

艦長說:“發信號,我是艦長,請轉20度。”

“我是一名二級水手,”對方回答說,“你最好轉20度。”

此時,艦長暴跳如雷,他怒氣衝天地喊道:“發信號,我是軍艦,將航線轉20度。”

閃爍著的燈光打了回來:“我是燈塔。”

他們轉了航向……

人的一生,既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好,也不是那麼壞。

有一位名叫威廉姆斯的挪威探險家,從20歲開始環球旅行。

40年後,他幾乎走遍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荒原、叢林和深山峽穀。

1982年,在結束南非裂穀一帶的探險後,記者問他有何感想。他說:“我始終有兩大遺憾:一是為世人遺憾,地球上有那麼多瑰麗的景色,世人竟不得一睹;二是為景色遺憾,它們那麼壯觀美麗,而不為世人所知。”

1991年,他到新西蘭的斯奈爾斯島,這次旅行徹底改變了他的這種心態。

斯奈爾斯是新西蘭南部的一個小島,麵積6.7平方公裏,由於遠離新西蘭本土,終年人跡罕至。威廉姆斯踏上這座小島,發現這裏竟生長著成片的公爵蘭。這種蘭,花姿奇秀、香味馥鬱,在挪威乃至整個歐洲都被列為群芳之冠。看到這些蘭花,他想,這些名貴珍稀的花卉如果在歐洲早就被嗬護著去裝點總統套房了,可是在這兒它們卻寂寞地生長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無人知曉。

正當惋惜之情再一次從心底升起來,不經意間,他發現在一個小山崖上有一窩野蜂,它們正忙碌著,把蘭花上的花粉和蜜帶回蜂巢。威廉姆斯看著眼前的一切,十幾年的迷惑好像一下子被解開了。他在當天的旅行日記中這樣寫道:這一片公爵蘭,有這一窩野蜂不就夠了嗎?有什麼可遺憾的呢?世界上奇絕的景色,有一兩個探險家走近過、目睹過,不也就足夠了嗎?

寬容的力量是巨大的。挽救一顆靈魂,常常就是看似那麼簡單平淡的幾句話。

小莉在南方一所著名的大學中文係讀書,授課的老師中有一位40出頭的風度翩翩的男教授。教授不僅著作等身學識淵博,而且談吐幽默風趣,經常走到學生們中間和他們談古說今縱論文事,成為班裏女學子們心中的偶像,許多女生甚至於主動接近他,希望得到他的提攜和指點。

小莉也是其中一個。一天,她約了兩位要好的女同學一塊兒去教授家請教幾個問題,穿過一條林蔭小路,來到了教授居住的一座靜謐小院,她們在那青磚灰牆的一幢小樓前停下了腳步。小莉伸出手來正欲敲門,卻發現門是虛掩著的,於是她輕輕地推開,結果看到了令她目瞪口呆的一幕。

教授正在屋內,擁吻著一個女孩子。而那個女孩子是他的學生。

看到她們的意外出現。教授的手像觸電一樣一下子猛然鬆開、垂落,臉色霎時變得慘白。

雙方就這麼站著,也許僅僅隻有幾秒鍾的時間,卻像漫漫的一個世紀,空氣死一樣沉寂,聽得見彼此猛烈的心跳和呼吸。

“我該怎麼辦?”小莉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裝作沒看見迅速走掉?幹脆走上前去委婉地勸說?報告校領導或張揚出去,讓他受到懲罰甚至身敗名裂?”這些念頭在她腦海中迅速一閃而過。教授不是這種人,他也許隻是一時糊塗。小莉知道,教授有一個他所深愛也深愛著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在同城的另一所高校任教,他們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即將大學畢業的女兒,這是一個幸福而完美的家庭。他們的家庭和教授本人潔身自律的品質在校內一直有著良好的口碑。

僅僅是幾秒鍾的猶豫和停頓後,小莉坦然地走了進去,站在教授麵前,一臉笑容地說道:“教授,我們都是您的學生,您可不能偏心喲,您也吻我一下好嗎?”

教授馬上清醒過來。他輕輕地擁抱並吻了一下她的額頭,那一刻,她看見教授眼裏有濕潤的東西閃亮。

小莉畢業那年,教授曾寄給她一張賀卡,上麵隻有一句話:“我永遠感激你的善良和智慧,是你拯救了我。”

20年過去了。教授依然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和良好的口碑,他變得更加勤奮地研究和著述,並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

真誠地發現和讚美別人的優秀之處,不怕自己丟麵子,這需要一定的勇氣。實際上,這樣的人是不會丟麵子的,他隻能贏得更多的尊重。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為人指導時,從來不說話。每當學生拉完一曲,他總是把這一曲再拉一遍,讓學生從傾聽中得到教誨。“琴聲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說。

他收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新生,在拜師儀式上,學生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這個學生很有天賦,把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天衣天縫。

學生演奏完畢,這位大師照例拿著琴走上台。但是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卻久久沒有奏響。他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把琴從肩上又拿了下來,深深地歎了口氣,走下了台。

眾人驚慌失措,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這位大師微笑著說:“你們知道吧,他拉得太好了,我沒有資格指導他。最起碼在剛才的一曲上,我的琴聲對他隻能是一種誤導。”

全場靜默片刻,然後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盛名之下的大師沒有擔心在大庭廣眾之下褒揚學生的高超會無形中降低自己的威信,他在擁有一流琴藝和一流師名的同時,也依然擁有磊落的胸懷和可貴的謙遜。這就是真正的大師。

正是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自身修養,使一些人從他們所生活的環境和人群中脫穎而出,日益成為當地當時的重要人物。

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以林肯為代表的北方資產階級同南方種植園奴隸主之間展開了毫不妥協的鬥爭。

一次,有個姑娘要求林肯為她開具一張去南方探親的通行證。林肯看了看她和藹地說:“你準是個北方派,要去那裏勸說你的親友。”不料那姑娘卻堅決地說:“我是個南方派,我要去鼓勵那裏的人同你戰鬥,不要悲觀失望。”

林肯聽了以後十分不悅:“那你還來找我幹什麼?”姑娘鎮靜地回答:“總統先生,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過誠實的林肯的故事,從此,我便下決心要學林肯,一輩子不說謊。我當然不能為了獲取一張通行證就改變自己堅持多年的信仰。”

聽了姑娘這合情入理的一番話,林肯頓時感到自己的看法有些失之武斷了。於是又和藹地對她說:“好,那我給你開一張。”說著,就在一張卡片上寫了這樣一行字:“請讓持本卡片的姑娘通行,因為她是一個可以信得過的人。”

林肯是美國曆史上的一位被人們當作聖人崇拜的領袖人物。在美國曆史上不可勝數的偉大領袖人物中,林肯的形象永遠是高居於其他所有人之上的。這並不是偶然的原因或人們盲目崇拜的結果,而是林肯從他開始長大成人,踏入政途,就始終如一地注重自身的修養而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充分利用已有的一切,享受目前的生活,不做好高騖遠的追求,才是生活的真諦!

小李畢業後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會。

那年冬天,小李所在的城市劃出了最低生活標準線,不上這線的便屬貧困戶,在年前可以獲得一些幫助。

小李與同事們背著大米與菜油等挨戶走訪這些人家。他們看到了露出棉絮的被褥、看到補了還漏的搪瓷臉盆,那些黑乎乎、灰蒙蒙的貧困狀況超乎他們的想象。可是當他們循著地址推開了又一戶時,當時小李以為,他們一定是走錯了人家。

這一家窗明幾淨,有冰箱有洗衣機,有漂亮的窗簾和門簾,有立得很整齊的書籍……然而,他們沒走錯。

這家的男人早幾年病逝,欠下了很多錢。兩個孩子,有一個帶殘疾。女人一份薪水養3口人,還要還債,經濟狀況可想而知。

但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樣明朗,她說,冰箱洗衣機都是領導淘汰下來送給她家的,用用也蠻好的;孩子懂事,做完功課還幫她幹零活……

這時,小李才發現,漂亮的門簾是自己用紙做的,那些書全是孩子每個學期用過的教科書,灶間的調味品隻有油和鹽兩種,但油瓶和鹽罐擦得發亮。最讓小李驚奇且起敬的是進門時女主人遞給他的拖鞋,那鞋底是磨禿了的舊解放鞋的底,齊齊沿圈剪下,再用舊毛線織出帶圖案的鞋幫,穿著好看又暖和。

他們在這一家總共停了10來分鍾,比別的人家稍稍長了些。小李漸漸看出了這一家確實貧困,但他亦漸漸看出了這一家的不貧困,他深信他們不會貧困太久的,這是因為,他們即使貧困如此,也不潦倒。

真正的愛情像美麗的花朵,土地越是貧瘠,它開起來就越耀眼。隻有世俗人眼中的相貌、家室、權位和錢財才會成為愛情的絆腳石。

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孩大學畢業後,拒絕了很多優秀男孩的追求,最後選擇了一個毫不起眼且個子矮小的同事。周圍的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就連她的閨中女友也表示不理解。而她自己卻很坦然,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她披上婚紗與先生走進了“圍城”。多年以後,當她的同學們都疲倦於營造自己的一隅,失望於當初幻想的破滅之時,眾人才在同學聚會上發現:這位女孩並沒有如他們原先所想的那樣,被困在一個碌碌無為的圈子裏,憔悴不堪,而是依然光彩照人,甚至比以前還多了一份雍容和成熟。這位女士告訴大家,她的男人不是最優秀的,有著許多的缺點,但這些在她還沒有接受他的時候就已知道。而她願意今生今世將自己的感情托付給這個在她遇到挫折的時候默默地幫助她,在她失意的時候熱情地鼓勵她,並且從不索取任何回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