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卷 巽為風(十一)(2 / 3)

注釋:乾為日,為明,為大,為陽。兌為露,為霜,為陰,兌毀折,故傷,巽為穀。

譯文:霧大露水和早霜,太陽昏暗不明亮,陰陽失調生災害,五穀受到大損傷。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譯文:履,行,走,陰柔者行走於陽剛者之後,和悅地與陽剛者應合,能夠跟在老虎尾巴後而行走,老虎卻不咬人,這樣是亨通的。履卦的上卦乾、下卦兌,乾在前行,兌躡其後。兌為柔,乾為剛,形成柔履剛之象;象征陰柔者躡行於陽剛者之後,又猶如人躡行猛虎之後。這當然是危險的,如果慎行防危,還是化險為夷。

因兌有和悅之義,上與乾剛相應,象征柔弱者以和悅的態度對待剛強者。剛強者再猛烈,也會被馴服。隻要你不去捋虎須,不去激怒他,而是順著它的毛捋,老虎就不會咬人。陽剛居中正,能夠踐履帝位而避免弊病,就能稱得上正大光明。九五不僅剛健,而是居中守正,它能夠用剛,並不剛愎自用。以九五之尊登上君臨天下的帝位,卻能免除位高權重者常犯的缺點,就能稱得上正大光明的明君。九五雖有老虎之威嚴,但並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本卦揭示相輔相成的原因,兌以和悅應乎乾,乾以中正、光明的品格履帝位。二者相合,才能稱得履之道的完美體現。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誌。

譯文:上為蒼天,下為湖澤,循禮而行。君子悟此象思悟到要辨明上下名分,端正百姓意識。

乾為天,兌為澤,是上天、下澤之象,象征上、下尊卑有別的“禮”,而履正是要求沿著“禮”的道路行走,依禮而慎重行事。君子要走到辨明上下的名分,端正百姓意識,隻要依靠“禮”行事,就能做到履虎尾,不咥人。尊卑貴賤,各居其所,各安其分,循禮而行,規範行事。

六爻辭:初九:素履,往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爻辭譯文:素履為葛履,質而不飾之象,有往則無咎。初涉世事,質樸態度,本分自然,本質本色,窮不失誌,實行意願。

《象》譯文:平素誌向小心行走前往,說明初九獨立不倚,自己努力實現誌願的精神。

問運勢,時運亨通;問經商,待時獲利;問婚姻,兩姓合好;問家宅,門庭吉祥;問疾病,調養自愈;問生育,生男。

九二:履(履:踏;行走。)道坦坦,幽人(幽人:即幽靜安逸、與世無爭的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爻辭譯文:幽人為獄中之人,幽人又釋為囚人,在平夷路上行走。占此爻,將險就夷。安靜恬淡,道路平坦,自我修養,堅守正道,可得吉祥。

《象》譯文:隱士堅守正道可獲吉祥,這是說明行為中正而不為世俗擾亂,就不會迷失方向。

問運勢,運勢平順;問經商,微利;問婚姻,吉;問家宅,平安;問疾病,轉輕自愈;問生育,生男。

六三:眇(眇:偏盲。)能(能:通而。)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為:有作為。)於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於大君,誌剛也。

爻辭譯文:眇為盲,眇為視,跛能履,為無其能,而方其事,履虎尾,自至於險境。武人無大君之德而擔君位,以至履國殺身。獨眼自以為能看,跛腳自以為能行,跟著老虎尾後行走,被虎咬,凶,這是一介武夫,魯莽行事,匹夫之勇,盲目妄動必有凶險。

《象》譯文:眼睛失明而強行去看視,是不能看清楚物品的,足跛不便而勉強行走,不能一同外出遠行,被猛虎咬傷凶險,所處居的位置不適當。剛愎自用的人稱帝治國,說明他自不量力。

問運勢,退守待轉;問經商,防備欺詐;問婚姻,防騙婚;問家宅,不安;問疾病,防殘疾;問生育,生男防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