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 3)

俞威不想看著小譚這麼拘束,他希望看到小譚真實的一麵,便笑著說:“剛才說到哪兒啦?維西爾,對,你覺得普發項目上咱們形式不錯?”

小譚再一次定了定神,集中精力,還是說他喜歡說的項目讓他覺得輕鬆些,他接著剛才的話頭說:“我覺得維西爾應該機會也不大,他們盯普發項目的是個女孩兒,太嫩了,一直和客戶尤其是高層沒把關係做透,都隻是在表麵上客客氣氣的。您如果有時間,我把普發的幾個關鍵人物的情況給您介紹一下,主要說說我和他們每個人溝通的情況。”

俞威開始有些喜歡甚至欣賞麵前的這個小譚了,他一聽小譚上來就要逐個分析普發集團裏每個關鍵人物的情況,就覺得他是個不錯的銷售。銷售,就是做人的工作,看來小譚真正明白這一點。

俞威笑著,特意讓小譚看到自己對他的滿意,說:“好啊,我就想聽這些。對了,時間怎麼樣?你剛才說年底,那還剩兩個月,時間挺緊的啊。”

小譚的心情也輕鬆起來,說:“是啊,這麼大的項目,兩個月裏得做好多事呢,所以想好好聽聽您的意思,怎麼樣爭取不要在最後關頭忙中出錯、功虧一簣。”

俞威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說了四個字:“趁熱打鐵!”他說完頓了一下,看了眼小譚,接著說:“洪鈞去了維西爾,他肯定也清楚普發的情況,他以前和普發的人肯定也有些關係,所以我們要搶時間,越早讓客戶下決心,我們就越有把握。”

俞威拿起桌上的水杯,很輕,發現裏麵已經沒有水了。他便按了桌上內線電話的免提鍵,撥了前台簡的號碼,等簡一接起電話,就對著電話大聲說:“簡,給我倒杯水。”聽到簡答應了,便又按了下免提鍵,掛了電話。

俞威想在聽小譚詳談普發的那些客戶之前,隨便聊些別的,聊些他原本叫小譚來時想談的,便和顏悅色地說:“小譚,剛才說到洪鈞,你在他下麵做了挺長時間了吧?”

小譚隨口應道:“兩年多一點兒。”

俞威說:“哦,感覺怎麼樣?”

小譚有點摸不著頭腦,便愣愣地問:“您是說……什麼怎麼樣?”

俞威笑了:“沒什麼,就是你和他合作得怎麼樣?你和他關係怎麼樣?你覺得他這個人怎麼樣?”

小譚的神經又繃緊了,可他覺得自己神經越繃緊腦子卻越不夠用。正好,簡在這個時候進來給俞威的水杯裏倒水,他正好可以利用這寶貴的片刻時間思考一下應該如何作答。可是,這寶貴的片刻很快就過去了,簡顯然一秒鍾都不想在這間辦公室裏多呆,倒了水就轉身出去了,又剩下了小譚和俞威兩個人。小譚不敢拖到讓俞威追問自己,就隻好說了,就像開車不久的新手,忽然發現麵前的路上有個坑,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幹脆就這麼開過去,同時把眼睛一閉。

小譚說:“覺得他人挺好,一直挺幫我的,銷售上,項目上,我是跟他學了不少東西。”說到這兒,小譚停了一下,看著俞威的反應。小譚心裏盤算著,總不能說洪鈞什麼壞話吧?雖說俞威和洪鈞從朋友變成了對手,可畢竟不能說前任老板的壞話,因為現任老板沒準兒會推斷自己將來也會說他的壞話呢。

小譚見俞威沒有要說話的意思,而是平靜地看著自己,看樣子是要聽自己接著說,便說:“關係嘛,就是老板和下屬的關係,一般吧。”

聽到這兒,俞威覺得都很滿意,他開始覺得這個小譚不僅有希望被俞威“收編”的主觀願望,也有實際行動。俞威想再多了解一些,便問了個更直截了當的問題:“洪鈞到底是因為什麼離開ICE的?”稍微頓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方便嗎?你要是不方便說也沒關係。”

小譚惴惴地說:“您來的時候,Peter沒和您說過他走的事?”

俞威很喜歡看到小譚麵對自己這種忐忑不安的神情,笑著說:“Peter就提了一句,因為洪鈞在業務上有重大過失,給ICE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失,所以終止了和他的合同。我是想私下裏問問你,具體有些什麼情況?”

小譚腦子裏又亂了,隻好說:“就是因為合智集團那個項目。當時我們以為合智真要和我們簽合同了,Peter專門來北京,他也肯定已經先向我們在舊金山的總部報了喜,結果我們不是被合智和你們……嗯,合智和科曼……給騙了嗎?Peter覺得下不了台,後來聽說他本來是想讓洪鈞把我給開掉的,結果洪鈞不肯,他說他來負責,Peter就把他給開了。”

俞威開始覺得不快了,他冷著臉問了一句:“是洪鈞自己告訴你的?”

小譚就像開車時本來想刹車卻一腳踩在了油門上,他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他什麼也沒跟我說,是公司裏大家瞎聊的時候別人說的,我聽了一想,覺得的確是這麼回事。所以我覺得洪鈞這老板真不錯,他替我扛了事,還不肯告訴我。”

小譚嘴上說完了,心裏也沉了下來,他原本是不想說這些的,他也真想和俞威這位新老板搞好關係,做銷售嘛,一個接一個項目做著,簽單拿錢就行了,管誰是自己的老板呢?小譚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是因為自己真的對洪鈞心存感激,才這樣不顧一切地脫口而出?還是因為俞威有種魔力,讓自己無法隱瞞、憋不住要實話實說?現在反正已經都吐露出來了,小譚就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等著俞威發話了。

俞威腦子裏轉得飛快,在短短的片刻之間已經想了很多東西,他已經不喜歡小譚了,甚至覺得有些厭惡。俞威向來是鄙夷那些知恩圖報的人的,他自己從來不去花心思記住別人對他的什麼恩惠,因為他認為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爭取的結果;他也從來不指望別人記住曾受過他的什麼恩惠,在他看來,一切都是利益交換、兩廂情願罷了,誰也不欠誰,都隻是生意而已,沒有什麼恩情二字可言。

俞威之前想到了小譚可能對洪鈞是有些情誼的,畢竟他們倆曾在一個戰壕裏打過仗,但俞威沒想到小譚居然把洪鈞視為恩人,這讓俞威瞧不起。俞威希望小譚對自己心存畏懼,也希望小譚有求於自己,他覺得這樣才能很好地籠絡住小譚,因為利益紐帶是實實在在的,但他沒想過要給小譚什麼恩情,他覺得累,也覺得恩情這東西是最容易被“清零”的,最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