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讓俞威更感意外的是小譚居然如此沒有城府,三問兩問就把心裏話給套出來了,俞威覺得小譚簡直沒有一點政治頭腦,除了知道做銷售掙錢之外,對政治毫無感覺、不知利害。俞威盤算著,如果自己手下的幹將都是這樣的家夥,當自己需要他們的時候,恐怕他們一個也立不起來。想到這兒,俞威忽然又想到了洪鈞,洪鈞苦心經營了三年的ICE,手下怎麼是這樣的人,難怪在關鍵時刻隻得自己一走了之。俞威在心裏歎了口氣,居然有些同情起洪鈞來了。
俞威打定了主意,這個小譚隻知道打打殺殺,最多是個跑腿的角色,對自己不可能有太大的用處。他已經在以他自己為中心的一組同心圓中,把小譚劃到了最外圈,既然對小譚沒了興趣,俞威也就立刻沒了情緒,不想再和小譚聊普發的事。
但是,俞威立刻又想到了更深的一層:看來也不能再把這個小譚放到重要的戰場上去了。俞威已經知道普發項目的分量,而且看來又是要和洪鈞有一場較量,萬一小譚在項目上演一出華容道,像關羽放走曹操一樣對洪鈞網開一麵,普發的形勢可就難料了。想到這兒,俞威定了定神,看來這個普發項目,一定要自己親自上陣了。
於是,他的臉上又出現了輕鬆的笑容,擺著手說:“哦,這樣啊,咳,我也是好奇,都是過去的事,沒工夫再閑扯了,我看咱們還是聊正事。”說著,俞威把桌上的一摞空白的A4大小的紙推到小譚麵前,在上麵放上自己的萬寶龍簽字筆,接著說:“這樣,你邊說邊畫,把普發的組織結構圖畫出來,再一個人一個人地把你和他們接觸的情況都詳細說說,我也好好聽聽。”
小譚沒想到俞威居然對自己剛才的話什麼也沒提,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就鬆了口氣,覺得俞威看來和自己一樣,都是一心隻關心著普發這個大項目,便立刻來了精神,咽了口唾沫,如數家珍一般地開始介紹他和普發集團的那些關鍵人物以往溝通的情況。他根本沒有想到,他已經在按照俞威的期望,開始向俞威交接普發項目最核心的東西了。
普發集團總部的那座八層大樓的第八層,被電梯間無形之中從中間分成了兩個區域,一邊是普發的老總們各自的辦公室,普發集團的董事長金總的辦公室就在走廊最深處的那一端;另一邊是幾個大大小小的會議室,位於走廊的盡頭和金總的辦公室大門遙遙相對的是最大的一間會議室。此刻,在這間最大的會議室裏,維西爾公司正在向普發集團介紹著他們的軟件解決方案。
洪鈞坐在會議室前部的側麵,一麵聽著菲比在中間的台子上做介紹,一麵打量著會議室和裏麵坐著的人。這間會議室夠大的,足足能容納一百多人,是個很規矩的長方形,前麵主席台的位置放著張桌子,菲比的筆記本電腦連著投影儀都放在桌子上,投影直接打到牆麵上,牆上在投影位置的上方貼著八個大字:“團結”、“奮進”、“求實”、“創新”,洪鈞能判斷出這些字都已經有些年頭了。洪鈞和一起來的工程師肖彬坐在旁邊的兩把椅子上,在他們的對麵,主席台的另一側,放著張黑板,上麵用粉筆草草寫著“維西爾公司軟件產品研討會”,看來是剛寫上去,顯然也將會很快就被擦掉。聽眾席是一排排的長桌和椅子,最後一排椅子後麵的牆上,貼著兩排大字:“學習三個代表,實踐三個代表”、“開創普發集團建設的新局麵”,洪鈞相信這些字是才貼上去不久的。
會議室裏除了洪鈞他們三個維西爾的人,其他二十多個人都是普發的,其中隻有幾個人沒有穿普發統一的藍色製服,其餘的都是一色的藍精靈,一眼就知道是“小嘍羅”,洪鈞的注意力自然全放在藍精靈以外的那幾個人身上。前幾排桌椅都空著,後幾排桌椅也都空著,二十幾個人都擠在中間那幾排,結果形成了一幅可笑的場景,諾大的會議室隻坐了不多的人,還分成了兩個區域,洪鈞他們被孤零零地晾在前麵,麵前是幾排像隔離帶一樣的空桌椅。
洪鈞在心裏苦笑,這也是沒有辦法。開講之前菲比就像是走江湖耍把式的人一樣,一個個拉著普發的人往前麵坐,可是藍精靈們好像都靦腆了起來,都隻肯遠遠地坐下看著。菲比在搞這個研討會之前就有情緒,她不明白洪鈞為什麼非要在項目的後期還搞這種初步接觸時才搞的銷售活動。其實洪鈞也是不得已,他是要“拖”,他就是要用這種在項目早期軟件廠商初次在客戶麵前亮相時常搞的活動,來衝淡普發的人腦子裏那種項目已接近尾聲的意識,讓普發的人覺得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完,不能急於拍板定案。
別說菲比有情緒,普發集團項目組的人也有情緒,多虧了普發的孫主任,否則洪鈞連這次研討會都開不成。洪鈞親自向孫主任解釋,維西爾和普發接觸了這麼久,還沒有一次正式地把想講的話都講到,讓該聽的人都聽到,還沒有讓普發項目組的每個人都能對維西爾公司和維西爾的產品有個全麵準確地了解,請孫主任幫忙成全。孫主任還真幫忙,連拉帶哄地把軟件選型項目組的人都叫齊了,隻是他自己在最後一刻找了個借口溜了。洪鈞並不在意孫主任此刻在不在場,因為他的價值就在於“召集”而不是“出席”會議。
台上的菲比手裏拿著個激光筆,在牆麵的投影上打出一個亮晶晶的紅色圓點,在投影的字裏行間比劃著。她穿著一套正裝,棕色的上衣和褲子,上衣翻開的領口上別著個胸花。菲比說話的語速雖然比較快,但是字正腔圓,讓人覺得很入耳,她說:“這種業務流程正是由我們維西爾公司最早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就開始在軟件中加以實現的,這才使這個業務流程得以被廣大的企業用戶所采用,其他幾家軟件公司後來也都模仿我們,也在他們的軟件中加進了這些功能,實際上,就連他們自己也都承認,維西爾軟件中包含的這種業務模式已經成為了業界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