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1 / 2)

,見大家似乎沒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方好多一些。

這個混蛋!越來越沒節操了。

入夜後,歐陽宇果然是不放過任何機會吃掉李蜜兒……

這人連著三天夜夜如狼,總算到了李蜜兒回門日子。

李蜜兒回門對於李家來說是件大事兒,全家從上到下全員出席,就連王容都賴著不走,打算借著李家把歐陽宇當成親戚走動,喝上幾杯。

王家怕王煜想不開鬧出事端兒,索性派人送他回京,讓王老太爺親自盯著他不許出任何差錯。

李蜜兒原本是李家所有姐妹都遠著點的人,此時的場麵卻是花團錦簇,恨不得一群女孩圍著她說話。就連二房曾經眼睛朝天的庶女都刻意巴結李蜜兒。

歐陽宇礙於李蜜兒麵子,張口祖父,閉口父親大人,讓李家老太爺和曾經的世子爺都特別滿意。原本回門是要把李蜜兒留在李家住上七天,再讓歐陽宇來接的。可是歐陽宇哪裏舍得同媳婦分開,借著酒勁死活不走,最後李老太爺被他哄的高興,就留宿了。

晚上歐陽宇主動叫了熱水,纏著李蜜兒和他共同鴛鴦浴,仗著酒氣大膽調♪戲李蜜兒,最後弄的李蜜兒精疲力盡,連籲帶喘,一夜換了三次水,第二夜被李宛諾勸說要節製。

李蜜兒覺得沒臉麵,刻意冷了歐陽宇幾日,歐陽宇在她哪裏碰了一鼻子灰,果然踏實幾日,就盼著趕緊回家好大肆對媳婦憐愛一番。

七日後,李蜜兒和歐陽宇回到遠征侯府上。同時歐陽穆做媒,為李宛寧保了一門親事兒。對方是新晉的一名四品武將叫做張豐毅。歐陽家打算重用這個人。雖然這門親事兒對於以前的鎮國公府來說是低了,可是如今李家還是軍戶,李宛寧又是被退過親,所以還算說得過去。

加上張豐毅生的儀表堂堂,李宛寧在蜜兒婚禮上是見過的,倒是心裏接受下來。

李老太爺索性把二房庶女的親事兒也借由大姑娘說給梁希宜聽了。歐陽穆本有提攜李家的意思,全部應承下來。前世歐陽穆中年眾叛親離,當時李老太爺已經死了,若說歐陽穆對於李家誰比較有好感的話,那麼當屬李老太爺。所以他對老太爺的尊敬,連李老太爺自個都覺得驚訝。梁希宜曉得歐陽穆的這些過往,所以但凡可以幫得上李家的事兒,都不會拒絕。

礙於遠征侯夫人梁希宜的身子越來越重,歐陽穆決定等孩子生下來再北上。皇帝也忙於迎接新生命,倒是沒有過多的催他,直到六月中旬,一封急件抵達阜陽郡,王才人臨盆,是一名皇子。

頓時,京城光景突變,隱隱有風雨欲來之勢。

皇上本對王才人有幾分真感情,索性下旨讓她連跳數級,升為正四品昭儀。

王老太爺心裏大喜,卻曉得此時最應該低調,一家人前所未有的老實。季莫廷病死的事兒再次被人推出來,眉頭直至王家。

歐陽穆深知此時皇帝正是高興的時候,沒聽說哪位妃子剛生兒子就會被處死的,索性不予理會,讓人壓下此事兒。保不齊還是王家自個怕日後季家在朝堂上秋後算賬,索性趁著王才人產子,自曝家醜,沒準就躲過此劫呢。

倒是宮裏皇後娘娘白若蘭給梁希宜寫來的信函,讓人感到難過。

入夜後,歐陽穆按照往常給梁希宜揉腿,見她眉眼間不甚開心,道:“怎麼了?”

梁希宜歎了口氣,說:“若蘭給我寫信,說心裏難受。”

歐陽穆沉默片刻,道:“皇上倒是挺高興地,她若是擺臉色,怕是兩個人會越走越遠。”

梁希宜嗯了一聲,說:“我也如此勸她,但是若蘭說的也無錯,若是別人生了你的孩子,我又如何高興的了。而且她說,以前覺得皇帝心裏是有她的,此時卻覺得皇帝心裏又何嚐沒有王才人,如今因為小皇子,皇上整個人都偏了心,怕是連皇帝自個都沒覺出吧。前幾日皇上落宿東宮,私下央求若蘭養下這個孩子。說是為了若蘭好。”

歐陽穆愣了片刻,道:“皇上可能真的是為了若蘭好。若蘭是東宮皇後,膝下無子哪成呢。這孩子才生下沒幾日,從小養大未必不和皇後親近。”

“那王才人呢?是殺了?還是怎樣,你認為皇上舍得麼。若是不殺,難免她不會存了心思讓人同小皇子胡亂說什麼。小皇子日後懂事兒,豈不會覺得親娘可憐?難道不會認為皇後憑勢強把自個抱過來養育麼?”梁希宜眉眼淩厲看向歐陽穆,道:“你是不是希望王才人真的當寵,這樣日後春姐兒入宮後,對付王才人總好比過對付白若蘭讓歐陽家心裏舒坦一些。”

歐陽穆眉頭緊皺,道:“希宜,其實對於我來說這世上隻有你是重要的,如今,可能還有呱呱,多多,我有時候在想自己為什麼會幫著歐陽家謀劃,歸根到底是不想讓你受到一點委屈。唯有權勢,可以保全你我。”

他頓了片刻,繼續道:“好吧,我承認我對二弟和四弟也有頗有些感情,連帶著對孩子們用心,擔心日後我若是不在了,歐陽家倒了,春姐兒,冬兒,怎麼辦。他們都是女孩,功高震主的歐陽家如果不是皇帝的親外祖,早晚是淪落到造反一條路可以走。那麼,一旦失敗,罪臣之女的下場你不會不清楚,所以如今,我們都希望歐陽家大樹不倒,這樣孩子們才會相安無事。白若蘭,終歸不是我歐陽家的人。其實有件事情,我一直不想同你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