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秘訣
沒有人喜歡被指使,沒有人願意受指責。俗話說:“惡言半聲三春寒”。之所以批評者好心沒有得到好報,是因為那個被批評的人沒有真正意識到其中的“好”,反而認為是有害的。而如何讓對方意識到這其中的“好”,重點是要改變我們批評時所持的態度和言辭。
名企業家的委婉批評
企業家查爾斯·施瓦布有家鋼廠。一天中午,他在鋼廠裏巡視,看見幾個工人正在吸煙,而他們頭頂就懸掛著一塊“禁止吸煙”的牌子。很多人可能以為施瓦布會怒衝衝地走過去,指著牌子,責問他們:“難道你們不識字嗎?”不!施瓦布沒有這麼做。他走到那幾個人麵前,給每人發了一根雪茄,並和善地說道:“孩子們,如果你們到外邊吸雪茄,我會感激不盡。”
工人們知道自己違反了廠裏的規定,但是老板沒有指責他們,還給他們送了小禮物,這使本身愧疚的工人得到了尊重。他們很願意主動改正。
商人約翰·華納梅克也使用過類似的方法。華納梅克經常去他在費城的大百貨店中巡視。若是他看到顧客在櫃台前無人服務,而店員們在聊天,華納梅克就一聲不響地溜入櫃台後麵,自己接待這位顧客,然後將商品交給售貨員包裝,自己走開。店員們自然會反省自己的過錯。
企業家韓特·舒密特在參加卡耐基課程時,曾經提到一件事情。舒密特先生的一位雇員經常在食品店忘了把價格牌擺在各種物品前麵。結果,顧客常搞不清價格,對此抱怨頻頻。食品店的主管提醒過、勸告過、嚴厲指責過,都不管用。最後,舒密特先生想出了辦法。他把這位雇員請到了辦公室,跟她談了請她負責全店的標價牌事宜,這馬上使她的態度完全改變,從那時起,她就非常負責地做她的價格牌監督了。
溝通秘訣
任何一個理智正常的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和重視。所以,不要當眾指責,即便你急於挽救對方的錯誤。一個有效的批評策略是,不要試圖營救他們,而是通過暗示讓他們處理自己的情緒,直到他們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公園引火事件
勞倫很喜歡自己住處附近的公園,常在裏麵散步、騎馬。因此,每當看見一些小樹被人為燒掉時他就非常痛心。雖然公園裏的布告牌上明確寫道:凡引火者應接受罰款或拘禁,但是,人們對這塊立在偏僻地方的布告牌毫不在意。公園裏巡邏的那個警察並不恪守職責,以致火勢得不到及時控製。
麵對這種情況,勞倫決定承擔起保護公園的責任。他了解到,燒毀樹木的人是在公園裏玩耍的孩子們。他們每次都要燒毀一兩棵小樹。所以,勞倫每當看見樹下起火時就非常不悅,立即上前警告他們,用威嚴的聲調命令他們將火撲滅。如果孩子們不聽他的話,他就嚇唬說要把他們交給警察。結果呢?孩子們懷著一種反感的情緒遵從了,但當他離開以後,他們又重新生火,並恨不得燒盡公園。
溝通秘訣
沒有人喜歡被指使,沒有人願意受指責。俗話說:“惡言半聲三春寒”。之所以批評者好心沒有得到好報,是因為那個被批評的人沒有真正意識到其中的“好”,反而認為是有害的。而如何讓對方意識到這其中的“好”,重點是要改變我們批評時所持的態度和言辭。
名企業家的委婉批評
企業家查爾斯·施瓦布有家鋼廠。一天中午,他在鋼廠裏巡視,看見幾個工人正在吸煙,而他們頭頂就懸掛著一塊“禁止吸煙”的牌子。很多人可能以為施瓦布會怒衝衝地走過去,指著牌子,責問他們:“難道你們不識字嗎?”不!施瓦布沒有這麼做。他走到那幾個人麵前,給每人發了一根雪茄,並和善地說道:“孩子們,如果你們到外邊吸雪茄,我會感激不盡。”
工人們知道自己違反了廠裏的規定,但是老板沒有指責他們,還給他們送了小禮物,這使本身愧疚的工人得到了尊重。他們很願意主動改正。
商人約翰·華納梅克也使用過類似的方法。華納梅克經常去他在費城的大百貨店中巡視。若是他看到顧客在櫃台前無人服務,而店員們在聊天,華納梅克就一聲不響地溜入櫃台後麵,自己接待這位顧客,然後將商品交給售貨員包裝,自己走開。店員們自然會反省自己的過錯。
企業家韓特·舒密特在參加卡耐基課程時,曾經提到一件事情。舒密特先生的一位雇員經常在食品店忘了把價格牌擺在各種物品前麵。結果,顧客常搞不清價格,對此抱怨頻頻。食品店的主管提醒過、勸告過、嚴厲指責過,都不管用。最後,舒密特先生想出了辦法。他把這位雇員請到了辦公室,跟她談了請她負責全店的標價牌事宜,這馬上使她的態度完全改變,從那時起,她就非常負責地做她的價格牌監督了。
溝通秘訣
任何一個理智正常的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和重視。所以,不要當眾指責,即便你急於挽救對方的錯誤。一個有效的批評策略是,不要試圖營救他們,而是通過暗示讓他們處理自己的情緒,直到他們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公園引火事件
勞倫很喜歡自己住處附近的公園,常在裏麵散步、騎馬。因此,每當看見一些小樹被人為燒掉時他就非常痛心。雖然公園裏的布告牌上明確寫道:凡引火者應接受罰款或拘禁,但是,人們對這塊立在偏僻地方的布告牌毫不在意。公園裏巡邏的那個警察並不恪守職責,以致火勢得不到及時控製。
麵對這種情況,勞倫決定承擔起保護公園的責任。他了解到,燒毀樹木的人是在公園裏玩耍的孩子們。他們每次都要燒毀一兩棵小樹。所以,勞倫每當看見樹下起火時就非常不悅,立即上前警告他們,用威嚴的聲調命令他們將火撲滅。如果孩子們不聽他的話,他就嚇唬說要把他們交給警察。結果呢?孩子們懷著一種反感的情緒遵從了,但當他離開以後,他們又重新生火,並恨不得燒盡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