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讓孩子擁有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很自卑,那麼,這樣的孩子就會很容易產生壓抑的情緒。因此,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告別自卑。當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父母要對孩子所做的事情予以鼓勵,讓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抑鬱症也會找上孩子——讓孩子遠離抑鬱症
抑鬱是一種比較持久的、憂傷的情緒體驗,有抑鬱情緒的人經常會伴有身體不適和睡眠障礙等問題。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抑鬱的情緒隻不過是偶爾的、暫時的,當然,也有少數的人會長期處於抑鬱的狀態中。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一般隻會發生在大人身上,孩子怎麼會得抑鬱症呢?然而事實是,很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孩子經常會覺得不快樂,並且還會有悲傷、痛苦的表現。除了這些,有抑鬱情緒的孩子不管是在言語方麵,還是在行動方麵都會表現出來,他們變得不愛說話,也不喜歡活動,常常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沒勁。甚至,還有一些孩子會產生輕生的念頭。這些都是孩子抑鬱的表現。當然,不是說有抑鬱的表現就是抑鬱症。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感覺鬱悶的時候,這種不良情緒可能隻會持續幾個小時,或者是幾天,然後就會自行消失,並不會對工作、生活、學習和正常的人際交往造成什麼影響。但是,當這些抑鬱的症狀持續的時間長了,大概是兩個星期以上,並且嚴重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和正常的人際交往,那麼,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抑鬱症。
如果孩子患上了抑鬱症,或是有了較為嚴重的抑鬱情緒,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十分有害的。它會使孩子的心理過度敏感,對外麵的世界也會采取一種回避、退縮的態度。當然,孩子會出現抑鬱情緒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這和孩子自身的氣質問題,家庭教育的因素,以及和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態度都是有著很大關係的。因此,為了不讓孩子被抑鬱的情緒所困擾,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有的父母忙於工作,或者是忙於做生意賺錢,經常不在家裏,隻是把家當做是一個可以休息和睡覺的地方。和孩子相處的時候,還沒有和他們的同事或是員工在一起的時間多,根本讓孩子感覺不到家庭的氣氛。或者說這樣的父母也隻不過是給了孩子一個可以睡覺和吃飯的地方,根本沒有給孩子一個家。有的父母會在家中說一些消極的話,比如對工作不滿,對領導有意見,更有甚者說社會風氣逐漸在變等消極的話題,讓孩子經常生活在不快樂的氣氛中,也就讓孩子常常感覺不到快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消極抑鬱的情緒。有的父母之間感情冷淡,經常吵架,甚至還會大打出手,這些不良的家庭氛圍都會給孩子的情緒帶來不良影響。有的父母會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過於重要,經常要求孩子考一個高分數,這樣也容易導致孩子抑鬱情緒的出現。為了不讓孩子再抑鬱下去,父母必須為孩子創建一個充滿家庭氣息的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孩子沒有機會產生抑鬱的情緒。
2.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個性,如果父母想要和孩子交流的話,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孩子。隻有了解了自己的孩子,父母才可能用最適合孩子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當孩子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發現並給予幫助;父母必須用心傾聽孩子所說的話;就算自己再怎麼忙,也要抽出時間陪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校生活;用對待朋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讓孩子對自己敞開心扉,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如果父母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那麼,父母就可以做到了解孩子了。
3.父母要有良好的情緒和個性
如果想要孩子有良好的情緒和個性,首先父母要有良好的情緒和個性。如果父母自己本身就有抑鬱的情緒,那麼,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理解孩子的思想,也沒有辦法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那樣做。如果父母本身是快樂開朗的人,那麼,他就有可能用一顆寬容的心就理解孩子。因此,父母應該經常檢查一下自己的情緒,這樣才有可能讓孩子有一種健康的情緒。
4.讓孩子樂觀對待困難
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不可能事事都稱心如意。如果是一個生性樂觀的人,他們可能很快地就能從失意中重新奮起,並且能夠把令人沮喪的事情丟到腦後。如果是一個悲觀的人,那麼,他隻能悲觀地看待一切。即使是一個非常小的困難,也會將其難倒。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讓孩子樂觀地看待一切困難。另外,父母還要從小培養孩子應付困難的能力,讓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在困境中尋找一條出路。
5.及時找心理專家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