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隆慶年間,有一位長官十分有膽量,他預先派了許多兵士,駐紮在撫夷廳兩廂,自己當廳坐著。看看王果大搖大擺的走來,他是走慣了的,一腳便跨上廳來。隻聽得兩旁兵士一聲吃喝,那廳上的侍衛擎起長槍,把王果趕下廳去。後來驗到王呆的馬匹,又是十分瘦弱,長官便把他傳上廳去,嗬斥了一陣,退回他的馬匹,也不賞米絹和酒肉。王呆覺得臉上沒有光彩,快快而回。一肚子怨氣無可發泄,便沿路殺人放火,關外的百姓被他殺得叫苦連天。明朝的總兵知道了,反說長官不好,奏明皇帝,把長官革了職。王果知道了,越發長了威氣;他每到進貢的時候,便帶了許多兵馬,在撫順左近的地方胡鬧,到了馬市散了,他也不退兵,常常引誘明朝的百姓,到他營裏去,捆綁起來,要他家裏人拿十頭牛馬去犢回。倘然遲了一步,便要把那人殺了。
這時有一個撫順的客商,趁著馬市的時候,到清河、緩陽、寬甸一帶去做些買賣。經過王呆的營盤,被王果拖進營去捆綁起來。他外甥裴承祖,是撫順的遊擊官,得了這個消息,便親自到王果營裏去求情。王果便冒他舅舅的筆跡,把他哄進營去,一齊捆綁起來,破他的肚子,挖他的心肝,裴承祖帶來幾個兵士,也一齊被他殺死。
這個消息報到總兵衙門裏,總兵大怒,一麵奏報皇帝;一麵點起兵馬,準備廝殺。王果不知進退,依舊是奸淫擄掠,無所不為。到十月裏的時候,在半夜裏,忽然被明朝兵將四麵圍住;一支鐵甲軍,直衝進營來。這許多鞋子兵都人不及早,馬不及鞍,被他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滿地。王呆赤著一雙腳,逃出後營,爬過山頭,息住腳一看,足足丟了一千四百多兵士。王果知道敵不住了,回家的路也被明兵攔住,便打算投到蒙古去。走到撫順關外,見關樓上掛著榜文,又畫著自己的相貌,榜文上寫著:捉得王呆,賞銀一千兩。王呆看了,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隻得退回舊路,在深山裏躲著。
過了幾天,王呆看看躲不住,便想起那哈達汗王台,一向是認識的,如今何不找他去呢?當下帶了他殘餘兵馬,到哈達地方,見了王台,把以上情形細說一遍。王台聽了,便擺上酒席,替他壓驚。王果見王台如此看待他,心中說不出的感激,當夜安睡在客帳裏。正好睡的時候,忽然驚醒過來:見屋子裏燈火照得雪亮,自己身上被十七八道麻繩綁住了,動也不能動。王呆大聲叫喊起來,隻見王台踱進賬來,手裏捧著令旗,口中大聲說道:“奉明總兵李成梁將令,捉拿王果反賊。”說著,也不容王果分辯,上來八個大漢,把王果打入囚籠,連夜送到撫順關去。那總兵李成梁,坐堂審間,王呆也不抵賴,一一招認了。李成梁吩咐擺酒,一麵和王台在廳上吃酒,一麵叫劊子手動手,在院子裏把王果殺了。
第二天,李成梁申報朝廷,聖旨下來,封王台為龍虎將軍。李成梁趁此把鳳凰城東麵的寬甸一帶地方,收服下來。這王台得了明朝封號,便一路上耀武揚威的回去,自有許多部將前來賀喜。王台在將軍府裏大排筵宴三天,各部將吃得酒醉飯飽,王台在席上麵吩咐部將,回去整頓兵馬,預備去爭城奪地。
這個消息傳到建州都督耳朵裏,那塔克世正因明朝殺死了他右衛都督指揮使,心中老大個不快活;又聽到王台帶著兵馬,到處攻城略地。那許多小部落,見王台得了明朝的封號,便紛紛的投降他。看看王台軍隊侵犯疆界,快到寧古塔一帶地方了;那寧古塔許多貝勒,便一齊趕到建州地方,在都督府中議起事來。這六位貝勒,年紀已老,覺昌安又是多病,一切公事都由他兒子塔克世料理。會議的時候,聽說王台如何強盛,大家麵麵相覷,一籌莫展。塔克世看了這樣子,不覺歎了一口氣說道:“我們堂堂愛新覺羅氏的子孫,空擁有這許多城池,難道去抵敵一個區區的王台都抵敵不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