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皇太極,是太妃的兒子,又是一身好武藝,麵貌也長得英俊,但是總比不上多爾衷長得秀美,因此宮裏的妃子,總是喜歡多爾衷的多。皇太極這一點醋氣,也捺在肚子裏長久了,如今見他大要過麵子去,便不覺心中勃然大怒,明仗著自己新有戰功,父皇決不奈何他的,當下他便在鼻管中冷笑一聲,說道:“這些都是書呆子鬧著玩的事情!我大金國以馬上得天下,我們現在用不著這個!”這幾句話,雖然說得正大光明;但是聽在英明皇帝耳朵裏,明明知道他弟兄兩人在那裏吃醋。心想,這弟兄嫉妒,不是好事體,很想說幾句話責備他,無奈這皇太極也是自己十分寵愛的,文武百官又都和他好,他新近又立了戰功,便不好意思去說他。誰知這裏皇太極才說完話,那邊德格類又發話了。他冷笑著說道:“這些句子,聽在耳朵裏怪熟的,我師父也曾教過我,莫不是在什麼書上直抄下來,哄著父皇的嗎?”
這多爾袞到底是小孩子,聽兩個哥哥這樣奚落,他便把小嘴兒一扁,“哇”的一聲哭了。烏拉氏忙上來拉過去,英明皇帝氣得雙眉倒豎,喝著德格類說道:“你弟兄兩人欺侮他年紀小,這一點點小過節兒便氣他不過,將來會怎麼呢?”一句話罵得滿殿的太子啞口無言。英明皇帝便傳旨,把德格類逐出宮去,從此不奉宣召,不得進宮。旁的太子也覺得臉上沒有光彩,快快地退出宮來。獨有皇太極心中不服,卻暗暗的在外麵買服文武百官,結黨營私。這且不在話下。
卻說明經略使楊鎬,在沈陽城中,一次一次得到三路兵隊全軍覆沒的報告,嚇得他神魂顛倒,手足無措。他一麵寫奏章報與神宗皇帝,一麵立刻傳出軍令去,令清河城一路總兵李如柏的軍隊,趕速退回沈陽,保護城池。這次薩爾滸山戰役,明朝共陣亡兵士八萬八千五百九十餘名,將領陣亡三百十餘名,燒死朝鮮兵士一萬餘名。楊鎬這時心中最掛念的,是他盟弟劉的屍首,便派了五十名兵士,悄悄地到阿布達裏岡下去,覓得劉將軍的屍首來,用香木雕刻一個人頭,裝在死人的頸子上,又買了一具上等棺木,把他裝下了,親自送回北京去。劉綎的妻子見了丈夫的棺木,哭得死去活來。虧得楊夫人和她好,打疊起千言萬語安慰她。從此劉綎的兒子,便在楊府中養大。楊夫人便把女兒許配給劉公子,兩家便成了眷屬,劉夫人也得一個靠傍。
明朝自從吃了這個大虧,便牢守關隘,不敢問關外的事。那建州皇帝,便趁此機會取了開源城,又打破鐵嶺城:打敗蒙古喀爾喀的軍隊,活捉酋長宰賽。啟爾漢又對英明皇帝說:那葉赫部主,從前賴我婚姻,如今又幫助明朝前來攻我,這個仇恨不可不報,願陛下下令征之。“英明皇帝說道:”聯並非忘葉赫之仇,隻因那葉赫部主和我四貝勒,有甥舅的名分,如今出兵打他,怕於親戚麵上不好看。這時大貝勒站在一旁,跳起來說道:“從來說的,大義滅親,俺們要成大事的人,顧慮不得這許多。”英明皇帝聽了,點點頭說道:“這個話卻也不錯,”四貝勒便向父皇求得先鋒元帥,帶一萬人馬先行。英明皇帝親自帶了二萬人馬,隨後行去。諸貝勒大臣,也隨營聽用。
卻說那葉赫部主弟兄兩人:一名金台石,住在東城,一名布揚古,住在西城。他弟兄兩人,自從明兵大敗以後,便帶著兵馬逃回本部,刻刻防備建州兵來攻打他。到這時建州兵果然來了,英明皇帝親自攻打東城,卻令貝勒攻打西城。英明皇帝攻到第三天上,打破了東城的外郭:心中還念郎舅之情,便令兵士大呼道:“金台石快快出降,饒爾一死!”那金台石站在城樓上說道:“努爾哈赤,你莫說這個話,我不是明朝人可比。我和你在滿洲地方,一般是雄主,豈肯束手歸順?與其降汝,毋寧戰死也!”說罷城上飛石滾木一齊下來,打得建州兵頭破血流,倒在地下死去的卻也不少。英明皇帝看著大怒,自己搖著令箭拍馬跳上去,後麵軍士張著藤牌,冒死猛攻。大喊一聲,城牆坍了。建州兵一齊搶進城來,葉赫兵在城裏,還是拚死抵敵,金台石一手拉著他的福晉,一手抱著他的小兒子,在高台上躲避,建州兵四下裏把高台圍住,口中連喊道:金台石快快投降!金台石在上麵說道:“你家四貝勒是我的外甥,若要我降,請你四貝勒上台來一見,我便下台投降。”當下英明皇帝聽了,便約退兵馬一箭之地,又差人到西城去把四貝勒皇太極喚來。
那四貝勒到了台下,口稱舅父。金台石招手,喚四貝勒上台去。四貝勒正要上去,一個侍衛站在一旁冷眼看出金台石的臉上露出凶惡的神氣,忙去向四貝勒耳旁悄悄地說道:“貝勒莫上去,可看見他臉上的神氣麼?他心中一定不懷好意呢。”四貝勒給他一句話點醒了,忙站住了;一麵對他舅父說道:“我已在此,舅父快快下台來!”金台石冷笑說道:“你既不肯上來,我也不曾和你見過麵;你是不是我那真的外甥,叫我也難信,我如何肯輕易下台來呢?”這時大臣費英東、額附達爾哈在一旁大聲喝道:“你看平常人裏麵可有像我四貝勒這樣英俊魁梧的人嗎?你下來便下來,不下來時,我們便放火燒台了。”金台石又說道:“我兒子德爾格勒,聽說他受傷在家,你何不喚他來,俺父子見一見麵,再商量下台的事。”停了一會,德爾格勒上台來,見了他父親說道:“事到如今,守住在台上也無用了,俺父子兩人快快下台去,見了英明皇帝,或者他看在親戚麵上,饒恕我們,也未可知。”金台石聽兒子勸他投降,不覺大怒,拔下佩刀來,向他兒子砍去。他福晉見了,忙上去抱住了。德爾格勒看他父親不肯投降,隻得抹著眼淚,走下台來。他福晉見丈夫固執不肯下台,便也抱著幼子,走下台去。他母子三人,走到英明皇帝跟前,磕著頭,大哭起來。英明皇帝用好話勸慰著,又賞他母子酒飯,叫四貝勒陪著一塊兒吃。說道:“他是你的哥哥弟弟和舅母,從此以後,你須好眼相看。”費英東看著金台石到底不肯下台,便喝聲:“殺上去!”建州兵便一齊拿起斧子,砍那台柱子。金台石在台上,放起一把火來。頓時轟轟烈烈,燒得滿台通紅。建州兵在四下圍著看著,那台燒到一半,便震天階一聲響亮,台腳坍了,金台石還不曾燒死,從台上直翻下來。建州兵上去捉住了,拿繩子把他活活勒死。報與英明皇帝那裏,聖旨下來了,好好的棺斂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