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月21日,曹雲祥出席常務董事會議。《道路月刊》第49卷第3號第1頁登載,曹雲祥出任1927年設在上海古拔路70號的過道路會常務董事。
1932年6月,國際問題研究會成立,曹雲祥與郭秉文等同被選為15名理事之一,郭秉文任理事長,又是中國經濟學會和上海市地方協會成員。國際問題研究會理事長郭秉文後來發表《敬悼曹慶五博士》說:
九一八之後,繼之以淞滬事變,和平破壞,不絕如線,神聖條約,撕毀無餘。遠東之情勢突變,太平洋之風雲已亟,我國有識之士,丁此危難,惄焉憂之。夫國際情勢複雜,非有精細研究,無以了解應付方針,中外情況隔閡,非宣傳真確消息,無以糾正國際視聽。於是有國際問題研究之組織,一麵努力國民外交工作,一麵探討國際重要問題,藉為政府後盾。成立之後,曹慶五博士,被推理事擔任出版組主任職務,積極籌劃,建樹頗多。《國際月刊》之編輯,《日本之遠東政策》諸書之編訂,博士均與有力焉。年前本會複鑒於各國國際研究之機關,均有英文刊物之發行,如美國外交研究會之“ForeignAffairs”,英國國交討論會之“JournalofInternationalAffairs”,日本外交協會之“ContemporaryJapan”等,是我國國際地位,如斯阽危,發行此種刊物,更為迫切,爰經理事會決議,發行英文《中國季刊》(TheChinaQuarterly)聘曹博士為總編輯,出版以來,一紙風行,蜚聲中外,曹博士之力尤足多也。去歲秉文膺命赴歐美各國考察經濟狀況,本會理事長一職,會中同仁推慶五博士代理,孜孜矻矻,頗多規劃,去夏年會舉行之際,深賴主持,尤欽辛勞。方期長與共策進行,同負國民外交重任,豈料本年2月10日,曹博士竟溘逝矣。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同人等驚聞噩耗,緬懷故誼,既切同舟共濟之感,又深老成凋謝之痛。值茲滬上各文化團體舉行追悼,謹貢數言,用彰先哲明德,並申哀悼之意雲耳。
郭秉文悼文中說的《日本之遠東政策》應該為《日本之遠東政策討論集》,國際問題研究會編,1934年出版。《國際月刊》,據後麵的《蔡元培年譜》,應該是《國際》半月刊。
1932年11月5日,曹雲祥在聖約翰大學作《青年出路問題》的演講。他言稱“中國之興起,責任全在青年”,希望青年“第一,應養成健康之身體,第二,應養成讀書之能力;有了餘力,然後繼之以人格之修養”。
據《蔡元培日記》1933年10月18日,複國際問題研究會函,略謂:“徑複者:接讀大函,知貴會對於國際問題,作詳細之研究,至為欽佩。承推選元培為名譽理事,謹當擔任。蒙惠贈年報,謝謝。專複,希察照。”(書信抄留底稿)
1933年4月24日,上海《晨報》家庭服務部在三馬路綢業銀行四樓該部舉行開幕禮,到吳稚暉、熊克武、呼圖克圖、胡西園、錢承緒等100餘人。首由社長潘公展致詞,該部主任徐銀知報告組織情況,繼請蔡元培先生演說,略謂:“餘嚐見美國各學校利用假期及空屋等,設立圖書館,且鼓勵民眾看書。……今日各報,婦女、家庭、兒童等,應有盡有,與昔日報紙比較,確有進步。……家庭是社會的要素……學過教育的家庭,其家庭定井井有條;反是,則家庭內常發生不平和現象,社會、國家也因而受影響。現《晨報》同人……各方均顧到,故有辦家庭服務部之必要,敬祝前程萬裏。”繼請曹雲祥、張誌讓、陸仲安、俞鬆筠等講話,攝影、茶點後,潘公展、徐韞知引導來賓參觀該部各項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