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的寫作費時十餘年,其定名就頗費了一番心思。開始的書名想使用“尋訪”、“還原”、“偉哉”、“重構”、“杏壇遺珠”、“現代大學教育的先驅者”冠之於曹雲祥之前,後來也想使用《教育界會永遠記住的一個人——曹雲祥》、《這才是曹雲祥》、《為曹雲祥正名》、《曹雲祥再發現》。最後和很多朋友交流,覺得這樣一個清華大學的實際開創者,使用《清華之父曹雲祥》,是名至實歸的。於是就決定了這個書名。
我的恩師劉麟瑞先生的女公子劉慧,冒著北京7月的高溫酷暑到國家圖書館幫助我複印曹雲祥的材料,我的學生張玉營小姐、清華大學蔡誌軍博士幫助我複印曹雲祥的著作和翻譯的巴哈伊教書籍,還有北京的美國朋友華理德先生夫婦、麥泰倫先生,澳門大學的江紹發先生,香港大學的宗樹人先生,美國未來趨勢國際集團的華讚先生、裴蕾小姐,廣州的周立堅女士,上海的陳麗新女史,杭州的張國棟先生,澳門的潘紫徑女士,都提供了很多幫助。
潘紫徑女士和我的學生許宏博士為我翻譯了有關資料。
美國的老朋友夏利阿裏博士夫婦一直關心該書的出版。巴哈伊世界正義院的華讚·阿爾巴伯博士夫婦、彼得·汗博士、佩曼·穆哈傑博士夫婦,新加坡的符積虎先生夫婦,也支持該書的撰寫。巴哈伊世界中心的珍妮特研究員、胡達·麥哈穆德研究員、瓦希德·拉法提博士,都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
還有我的老朋友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特意寄來他和兄長馮天琪編輯的《近代名人墨跡——馮永軒藏品》,這本書收錄了曹雲祥和國學研究院師生的惟一一張合影,讓我們知道了這段史實的真實情況,因此彌足珍貴。
最後當然不是最不重要,我還要感謝我的太太劉宗賢研究員和我的女兒蔡燕穎、兒子蔡元喆,他們也對我的工作大力支持。
本書的出版得到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楊磊總編輯親自參與編輯,在此一並致謝。
蔡德貴
2010年10月4日
濟南神凝齋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