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1 / 3)

識丁的營生,至於那算命的,代筆寫書信,賣字畫的,那則是文人的營生。算命,自然不行,賣字畫,也是一竅不通,就那代筆寫書信,似乎不難,不過小小一條街道,便有兩位在幹這行當,自己人生地不熟,去搶人生意,也屬不妥。

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路提著蔬瓜往家裏走,集市遠去,喧囂聲隔絕,曲折的鄉路,幾畝田地,幾戶人家,安寂平祥。

臨近住所,抬頭看著破敗的院子,心中空蕩,無悲無喜,比之流落街頭的人,自己這般要算好上許多,日後之事,再做打算。

推開柴門,徑直往院中走去,忽一瞥,見院角站著個人影,那人個子高挑,一身粗布衣服,隱隱有些眼熟。

“你是何人怎闖我家院子”

雖然屋中空蕩,沒有任何貴重物品,卻也聽聞附近農戶說,有些無賴,可是會連衣服都偷竊。這不,院中正晾著謝芷穿著多年的舊風衣。

“柴門半掩,以為有人。”

男子緩緩轉過身來,他看到謝芷,神情自若。

“你。。。。。。”

謝芷驚得倒退,手中提的物品墜落在地。

“哧哧。”切塊的豆腐倒下鍋,小心翻炒,悶燒,掀蓋,將剁碎的小蔥撒入,未幾,提鍋倒進小盤,動作熟練。

青瓜切條,下鍋燉煮,下醬油蔥鹽,這做法便極不地道。

看他揮汗忙碌,蹲灶旁添火,一臉的煙灰,李渢靜靜站在廚房門口,目光挪到灶上沸騰的米粥。

不曾想,他竟真得會做飯,這些時日,磕磕碰碰,孤獨無助,便自學會吧。

“粥已快燒好,柴草無需再添。”

眼見米粥要沸溢出鍋,李渢過去,持勺攪拌,叮囑身下的謝芷。

李渢六七歲時,便會做飯,謝芷遠遠比不上。

待粥煮好,謝芷搬出一張矮桌,李渢將菜肴端上,又盛來兩碗粥擱放,謝芷還在屋中兜轉,尋找凳子。終是湊齊一張矮凳,一塊蒲團。謝芷坐矮凳上,李渢盤蒲團上,兩人麵對麵。

“你怎會知曉我在此地”

見李渢低頭吃粥,沉默無言,謝芷開口詢問。

“我前來杭州,在飯館裏遇到正月,從正月那邊聽聞。”

夾起一塊青瓜,黑乎乎的,閉眼吃下,鹹得咋舌,仍是麵無表情。

“正月,他過得還好嗎”

謝芷用湯匙拌著碗中米湯,像小孩子似地,等待米粥冷卻。

“跑堂,三餐有著落。”

曾擔心他流落街頭,心裏著實過意不去。無能如我,無法盡到主人職責,令他衣食無憂。

“你家中之事,我亦從正月那邊獲知。”

扒些米粥入腹,李渢對吃食向來不講究。

終是讓往日相識見笑了,竟是落魄至此,謝芷心中歎息。但同時卻很感謝正月,無論如何,見到李渢,很高興,在這裏實在太孤寂了,一個說話的伴都沒有。

“曾聽聞你有位姐姐,為何不找她救急”

以往的李渢,不會跟人話家常,聽到李渢這樣的話語,謝芷放下湯匙,抬起頭來,愣愣癡呆。

“她自有家室,以往已多番救濟,大姐夫為人慷慨,不計較,可他家中兄弟,早有不悅。這娘家,不能為她撐點顏麵,怎還能讓她遭人輕蔑,惹夫家人忿恨。”

在這件事上,謝芷想得很透徹,自己的抉擇,隻是讓自己吃點苦,對大家都好。無論是姐姐,平娘,或是弟弟。

“我所言的並非此事。”

李渢拿筷子輕敲麵前那盤豆腐,他看著謝芷諳熟無比地煮豆腐,隻怕日日都是豆腐,更別說碗中的米粥,都是湯水。這些日子,他隻是沒餓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