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墳上花(1 / 2)

清明上墳,前七後八。

上墳最好是清明正日。但清明這一日,公家是不放假的,一家老老少少就不一定全部抽得出空。碰著點什麼事情,就要耽擱了。講起來,總歸活人的事情比死人的事情要緊,所以就有前七後八的說法。

大多數人就選在清明前的一個禮拜日,因為大家都這樣想,所以這一日上墳的人就特別多,到了清明正日,人反而少了。

平常,吳家裏也是在這一日去上墳的。小輩裏講起來,上墳是名頭,春暖花開的時候,踏青春遊才是真的,所以小輩裏的人是輕輕鬆鬆,沒有負擔,就忙煞了老吳女人。先要折好一籃子錫箔,紙元寶,隔日要買好青團子,雲片糕,備好香燭,當日要早起,燒好祭祖飯,收拾停當,就喊一家老小起來,吃過隔夜泡飯,就出門。

這些事情,老吳是插不上手的,女人忙了,就要罵老吳,老吳也不響,心裏是不服氣的,又不是去上老吳家的祖墳,老吳家的祖墳,在蘇北。上墳是上女人爺娘的墳,趙家裏的墳,所以女人忙也是應該。

一家老小在烏蒙蒙的天色中走出一段,才發現趙樹德沒有跟上來。

趙樹德是老吳女人的哥哥,年紀輕的時候,不曉得為什麼事情耽擱了,後來就一直未曾婚娶,到現在還是獨身一人,他倒是想一個人獨往獨來的,可是他的妹妹不肯,說獨身一人太孤單,就把他拉在自己屋裏,幾十年來趙樹德一直是跟著妹妹過的。

看阿哥沒有跟來,女人就叫老吳:“你這個人,叫你喊人,你不喊,你存心甩掉他。”

老吳說:“我喊他的,聽見他應的,他大概不想去。”

女人就罵他:“你什麼話,我阿哥是頂孝爺娘的,哪一年上墳他不去的,不像你們吳家裏,祖宗的墳不曉得朝南,朝北。”

老吳又不響,他也不好回嘴,他倘是提出來要到蘇北去上吳家祖墳,女人必定又是要反對的,現在就反過來說他不孝,老吳同女人,講不清道理的。

老吳女人又說:“你拎拎清,今朝是上我們趙家爺娘的墳,我阿哥是唱主角的。”

吳家的小輩,不喜歡這個長期住在吳家的舅舅,阿二頭就說:“什麼主角呀,免了吧,去年到墳墩頭上,哭天哭地,好像唱山歌,惹得別人笑煞。”

阿三頭說:“就是麼,踱頭兮兮的。”

老吳女人眼珠一彈,說:“你們不要看不起他,他吃的墨水,比你們吃的飯水還要多呢。”

小輩們就笑,說:“什麼墨水呀,鹽書包呀。”

老吳女人不好同小人計較,急急忙忙返回去,推門進去,趙樹德在吃泡飯,細嚼慢咽,老吳女人急煞了,說:“哎呀,你個老爺呀。”

趙樹德朝她看看,也不說話,讓她去急,他不急,自顧自慢慢地吃,吃好了,就跟了妹子一道出來,趕到汽車站。

這邊一幫人等得發急,見他來了,七八幾嘴就說他,他先是不回嘴,後來急了,就說:“汽車不是沒有來麼。”

阿二頭說:“怎麼沒有來,頭班車老早開了,就是要趕頭班車,才大清早爬起來。”

趙樹德看阿二頭,看見阿二頭的女朋友拉住阿二頭的手臂,他就不看阿二頭了。

等第二班車,人就很多了,阿二頭說:“等吧,等二班車。”

趙樹德說:“我又不叫你們等我,你們先走好了,我又不是不認得,爺娘的墳,閉了眼睛也走得到。”

阿二頭說:“你還講這種話,你這個人,沒有弄頭。”

阿二頭的女朋友就說:“算了算了,再講也沒有用了。”

阿二頭就不講了。

後來終於還是軋上了車,到了公墓,在墳頭上,看見有些上墳的人手裏拿著鮮花,問是哪裏買的,說是山腳下,他們找了一圈,沒有找到,隻好作罷。老吳女人點了香燭,供了祭祖飯,燒了錫箔元寶,領著大家鞠三個躬,分了雲片糕吃,小輩們就散開,前山後山去野。老吳坐在旁邊抽根煙,老吳女人就拔墳頭上的草,趙樹德蹲在一邊,嘴裏嘰裏咕嚕說話。是說給爺娘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