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蓬萊古井(2 / 2)

張科長說:“你拿好了,你要的話,幾時我到地方誌辦公室幫你討一套來。”

這天老郭帶了兩本很厚很重的區誌回家去,心裏很高興。老郭的老婆說:“喲,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這麼早就下班了?”

老郭說:“我參加地名普查了,有些材料帶回來看。”

老郭的老婆說:“我說呢,太陽怎麼會從西邊出來,哎,我問你,那件事情,你辦得怎麼樣?”

老郭老婆說的“那件事情”,是他們女兒的事情。女兒是市職業大學中文係的學生,夏天就要畢業,現在畢業分配,要自找門路。老郭老婆就叫老郭出去想辦法。

老郭為難地說:“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單位呢。再說我又不認得那些單位的領導。”

老郭老婆說:“你們文教局不是蠻好的麼。”

老郭急了,說:“你不要瞎說,文教局怎麼可能。”

老婆說:“怎麼不能?你以為我們女兒,大學生,不夠資格呀。”

老郭說:“不是不夠資格,我怎麼開得出口?”

老婆說:“你在那裏做了兩年了,你不是說你們領導表揚你的麼,有什麼開不出口的,你開不出口,我去開口。”

老郭連忙說:“你不能去,我去說我去說,好了吧,現在不要吵了,我還要準備材料。”

老婆“哼哼”兩聲,不再理睬老郭。

老郭這天看材料看到很晚,第二天早上,和張科長在長洲街居委會碰了麵,等小劉來了,張科長說:“我們這次地名調查,其實是複查,就要有個重點和非重點,在長洲街這一範圍,我們先要排出重點和非重點。”

老郭說:“昨天晚上我翻了許多材料,我覺得長洲街這裏,有幾個重點,第一個就是關於蓬萊古井……”

張科長一拍巴掌說:“對了,你和我不謀而合,我的意思也是這。”蓬萊古井是一樁疑案,這一次看能不能核實清楚。張科長轉問小劉:

“你說呢?”

小劉說:“什麼?”

張科長說:“蓬萊古井呀,從前的材料上,都認為蘇州城最著名的蓬萊古井在長洲街一帶,但幾次查找,都未找到。”

小劉說:“人家找不到,我們怎麼找得到。”

張科長說:“我們就是做的這個工作,解決遺留問題。”

老郭情緒很高,信心也很足,說:“如果確實在這一帶,隻要我們認真查,我想一定能找到的。”

小劉說:“既然你們這樣想,就找吧。”

三個人統一了看法,就把工作意圖同居委會講了,居委會的想法,其實也是前幾次普查的結果,認為這蓬萊古井,很有可能在3號宅子裏。

3號的宅子並不大,前後兩進,住四戶人家。張科長一行四人,到了3號,前一進的兩家都有人在,問過他們,都說這3號宅子裏並沒有井。

然後就往後一進去,隻有一位老人在。居委會幹部介紹說,這是一位老壽星,有八十九了。問他話也聽不清,他們就自己觀察,如果有井,必定在天井裏的,這後一進的天井,原先是很大的,現在都已經麵目皆非了,兩家人家分別在東西兩邊造了兩間小屋,占去了至少一半的地方,天井就剩下中間一小塊地方了,沒有井。

他們出了3號宅,向左鄰右舍打聽,有人說有古井,有人說沒有,有人說在3號裏,有人說根本不在長洲街上,眾說紛紜。這樣糾纏了一會,小劉說:“肚子餓了。”

張科長看看表,說:“好吧,上午就到這裏,下午一點半還是兩點,你們看。”

小劉說:“春天人懶洋洋的,要打個中覺的,兩點吧。”

張科長說:“好吧。”

下午兩點鍾,老郭準時到了,可是等了二十分鍾,張科長和小劉還未到。老郭想張科長大概有什麼事牽住了,小劉也可能睡過了頭,老郭就一個人先到3號宅子去。

老郭進了3號,徑直往後進去,那位老人,和上午一個樣子,坐在門前走廊上的椅子上,眼睛半開半閉,神情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