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合作溫暖心靈(1 / 1)

有一位父親想教育自己的孩子,便讓孩子來自己的公司裏獨立完成一個項目,結果,兒子想盡辦法,結果還是失敗了,便對父親說:“我盡全力了,可是還是不能成功。”父親問:“你真的盡全力了嗎?我一直在等著你向我求助呢!”孩子明白了,有時候,我們不可能獨立地完成工作,我們需要去求助別人,得到別人的幫助,這樣的人生才有樂趣。求助別人,得到快樂的是兩個人。希爾頓集團在當今世界旅店業中可以成為跨越五洲的,二百多幢壯觀的高樓大廈遍布世界各個大都市。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唐拉德·希爾頓曾這樣說:“我可能是來自於德克薩斯州最幸運的,是福中之人。這種福來自於友誼,來自於誌同道合的夥伴,我希望我的一生永遠與同僚相處愉快,合作無間,因為我的福來自於他們。”希爾頓用他的切身體驗告訴我們,我們要求助,我們要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而這樣的求助和合作多麼寶貴。泰戈爾說過:“唯有具備強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創造文明。”

有這麼一則寓言:

兩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去謀生,旅途中餓得頭暈腦脹,精疲力竭,眼看快不行了。上帝雪中送炭,給他們送來了一支魚竿和一簍魚。上帝說:“你們各取所需吧。”於是,一人拿走了魚竿,一人拿走了魚。拿著魚竿的人走了很遠的路才趕到海邊垂釣,困頓饑餓,走了一半的路,就奄奄一息倒地了;拿了魚的人興衝衝地生火烤魚,美滋滋地飽餐幾頓。但是,沒魚吃的時候,她想去釣魚,才發現沒有魚竿,最後也餓死在了沙灘上。這個寓言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自私自利,獨來獨往不可能獲取成功。那麼相反,擁有了合作精神的兩個生命,自然就會生存下來。

我們身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必須學會求助於人,合作與人,拒絕勢單力薄,才有成功的可能。日本鬆下電氣公司董事長鬆下幸之助,早年對電燈泡著了迷,為實現其改進電燈燈頭的構想,不惜出巨資從事改良工作,並組成鬆下電器公司。當時正值金融危機,為擺脫困境,他親自前往拜訪岡田幹電池公司的董事長,商定雙方各免費贈送一萬隻電燈泡和一萬節幹電池,合作進行產品宣傳,此舉發揮了最佳的宣傳效果。很快,電燈泡的銷路直線上升,幹電池的訂貨單也像雪片般飛來。後來,鬆下幸之助不無感慨地說:“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慧及無可限量的潛能,當大家對此有所了解,並同心協力加以開發時,就能為社會帶來繁榮。”

合作承載著我們的承諾,為了這份承諾,我們不辭辛勞,我們彼此守護。合作是一條條溪流,手挽手,肩並肩彙聚向大海的方向。真誠的合作,豐富了我們的心智,壯大了我們的勢力,我們惺惺相惜,榮辱與共,才能譜寫那華章。幾年前,有一個外國教育代表團在參觀上海一所學校時,一位教育家邀請幾個同學做了一個“瓶中抽球”的實驗。將七個彩球放在一個窄口瓶子裏,每個彩球都係著線,線的一端露出瓶口,每個人拉住一根引線。這隻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裏的人。房子突然失火了,隻有在規定的時間內逃出來的人才有生存的可能。教育家請這七位同學聽到哨聲便以最快的速度將球從瓶中提出。瓶子的口徑很小,一次無法通過兩個彩球。實驗開始了,隻見這七個同學一個接一個地從瓶中抽出了自己的彩球,才用了三秒鍾。這位外國教育家驚呼:“太了不起了,我在許多國家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最多能逃出一兩個人,多數情況下是幾個彩球卡住了瓶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合作才能成功,合作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情誼。一滴水不能幹什麼,但把它放入大海,能會永不幹涸。

流行的美劇《越獄》中雖然講述的越獄不能被提倡,但是越獄過程中大家體現出來的精神,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越獄班組的所有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越獄而努力著。他們懂得齊心協力去應付各種各樣阻撓他們越獄大計的行為。瑟多·巴格韋爾會去玩橋牌,和善的老頭會拿出自己的支票,他們努力地挖掘著,製造著,全體人積極配合,最終終於越獄成功了。這樣的一種理念我們不能說不能令我們動容。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彼此的精誠合作,才有了讓我們感動的越獄行動。這樣的一種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懂得合作,才能有可能突破各自的局限,贏得寶貴的成功的可能。真誠合作更是一種難得的情義,是一種共赴患難,共擔風雨的心靈熱量。我們可以在合作中學習提高,學習他人的優點。享受合作的機會,享受學習的過程,享受彼此的誠意,更加享受成功帶來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