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感恩之心永存(1 / 1)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感恩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在生活中,我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上天賜予我的磨煉;感恩父母賦予我們的生命;感恩知己施予我們的濃情;感恩朋友相予我們的情誼;感恩同事助予我們的工作;感恩我們活在愛的世界裏;感恩我們的生命軌跡有陌生人的幫助;感恩自然賦予我們的和諧天地。

肖複興寫過一篇文章《學會感恩》,在文章中他提到了這樣一件事。幾年前的一天,他在崇文門地鐵站等候地鐵,一個也就四五歲的小男孩,從站台的另一邊跑了過來。因為是冬天,羽絨服把男孩撐得圓圓的,像個小皮球一樣地滾過來。小男孩問他到雍和宮坐地鐵哪站近?他就告訴男孩就在男孩的那一邊。小男孩高興地跑了過去,因為那邊男孩的媽媽在等男孩。他等了半天,車還沒來,於是他走了,準備打車回去。他已經走到地鐵站的出口了,聽到男孩在“叔叔,叔叔”地叫他。因為不知道小男孩要幹什麼,他便在原地等小男孩。小男孩滿頭熱汗地跑過來,氣喘籲籲地還說::“我剛才忘了跟您說聲謝謝了,媽媽問我說謝謝了嗎,我說忘了,媽媽讓我追你。”他說,他永遠忘不了那個男孩和男孩的母親,他們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感恩,對世界上不管什麼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也不要忘記去感恩。英國有一句諺語說:“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小男孩感恩的話語微小,但是他所傳遞出來的能量卻是巨大而感人的。

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有一次去見季羨林先生,季先生說他寫過一篇小文章,是懷念老舍先生的,裏麵有一個小故事。有一回,季羨林先生和老舍先生在“四聯理發店”相遇,點點頭,打了招呼,各自坐在椅子上讓師傅替他們理發刮臉。完了事,老舍先生先走了。等季羨林先生去付款的時候,收款員悄悄地對他說:“剛才那位先生已經替您付過了。”季先生大為感動,他覺得這是一份情誼。什麼也不說,隻是很小的一個動作,卻給了我們很大的溫暖,在我們想不到的地方,有人關心著我們,什麼也不為,沒有功利的目的,多好啊!

季先生的感動其實就是感恩,感謝老舍先生給他帶來的溫暖,對他的關心。人生就像涓涓細流,我們在流動中感謝大地的親吻,感謝小草的依附,感謝世界的關注,感謝藍天的厚愛。這樣感恩的人生,讓我們時時覺得溫暖,時時體味著,多麼好啊!

有一次,美國總統羅斯福家中被盜,丟了很多東西,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專門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在意。羅斯福看了,給他的朋友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生活。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的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家中被盜絕對是一件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感恩是一種境界,更應該是我們的一種追求。羅斯福懂得感恩,他身體力行著自己的人生觀,走出了多麼美好的人生之路。

霍金21歲的時候患了一種可怕的病,他喪失了說話、走路的能力。但是,他並沒有被疾病嚇倒,而是用他幽默、樂觀的性格寫出了《時間簡史》、《果殼裏的宇宙》等科學著作,從而獲得了“宇宙之王”的美稱。在一次關於成功的報告會後,一名記者向他提出疑問:“霍金先生,您不覺得命運對您太殘酷了嗎?”霍金笑了笑,用僅有兩根手指會動的手在電腦屏幕上打出幾行字:不,我不覺得!我有愛我的親人,我的兩根手指會動,我有一個靈活的大腦。對了,我還有一個感恩的心......這是他在向命運示威,給殘疾的身體加以鼓勵。他懷抱感恩之心,擁吻自己那隱形的翅膀,才走出了壯美的人生。

人生是一段痛苦與歡樂相伴隨的旅程,我們要努力讓自己的人生多與歡樂相伴,就需要懷抱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的生命就不會貧瘠,就綻放著希望之花。懷抱一個感恩的心,不要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我們幫助別人,不期待別人報答。人本來都有健忘的毛病,所以就是對方曾欠我們一些人情,我們也不可抱著討人情的心態去要求對方幫忙,因為這有可能引起對方的不快和反感。如果因為這樣,我們動輒就求人幫我們的忙,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會慢慢變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當然也有主動幫助我們的人,但切勿認為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我們若無適度的回饋,這也是一種“透支”,而“透支”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他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希望和愛。不懂得感恩的人,會處處覺得人生的痛苦與無奈,隻是抱怨、索取,這樣的人生是乏味而無趣的。我們要樂觀積極,懂得感恩生活,感恩生活的賜予,感恩生命中的那些情義,感恩我們自己的努力。懷抱感恩之心,擁抱生活的愛,我們將開啟希望之旅,樂觀和笑聲將伴隨我們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