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此,我不來求證這個典故的虛實。現實生活中,一個身心正常的男人,讓有相當美豔程度且吹氣如蘭的小妖精坐人懷中,一定會亂。管他是誰,即使像綠色性格那樣平穩安定的老好人,也是會方寸大亂的。這點我同意。
想起有一年在北京講學後,被人問到如何解釋老人家的外遇現象和他們可能的性格。大致情況是,某機關的長者最近形跡可疑,有黃昏戀跡象。特征有三:其一,上班時常躲在走廊盡頭用手機低聲細語;其二,中午時有女性來電,他會很溫柔地問:“剛起來啊……”然後躲出去細說;其三,常請假早退,時而神秘失蹤。以上特征與長者平素形象判若兩人:第一,長者素來節儉。莫說從不掏錢外出吃飯,手機也基本當擺設,有事一律用辦公室電話解決問題。第二,長者工作時間不通私人電話,家中夫人絕無可能常在中午來電。據八卦高手聽得,來電人似為年輕女性。第三,長者數十年出勤記錄良好,偶爾請假,從不早退。如此高難度的問題,我隻能回答:因為此公寶刀未老、雄風猶在,定要分析性格,學員認為他是綠色,我表示懷疑。年輕的綠色尚有可能,年老的綠色的確少見,除非家有悍妻以致自己崩潰,否則以綠色性格的追求安穩,想來也不太會斷送自己大好的退休後途。
我同意“任何人都有可能難逃外遇之劫”不等於我同意“坐懷不亂是沒可能的”。
影視作品中,1995年意大利名導安東尼奧尼拍攝的《雲上的日子》是最好的典範。一對互相鍾情的偶遇男女,沒把握首次見麵的珍貴機會,數年後重逢,她把他帶到家裏,兩人裸身相對,他與她的身體無限接近,他的手在離她身體一毫米之處遊移,仿佛觸摸但始終沒有觸及。她閉上眼,但是等來的隻是他關門的聲音……露水情緣以男子沒理由的退卻而告終。這位影視版的外國柳下惠在可以得到時刻意地放棄,以“放棄”作為永久擁有的途徑。這種說法的背後佇立著典型的藍色性格。
影視來源於生活,就像我聽說的不同性格的人在網戀中表現各有不同,大多數激情型(紅色性格)與目標型(黃色性格)的虎狼男女們飛奔到外地看網友不可能不有雲雨之事。但我的確多次聽說唯美主義者們早上從上海飛到廣州,到了女孩辦公樓下的牆角處,無聲地端視女孩的背影進進出出幾次,夜晚時分,再次回到上海,繼續在網上和女孩對話。
這種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就有點像《世說新語》裏“雪夜訪戴”的故事:
王子猷居山陰,夜裏下雪,半夜醒來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而戴在另外一個遙遠的地方剡,王子猷立即連夜坐船就過去了。經過一夜才到,到了門口卻又返回。有人問啥原因呢?王子猷答道:“我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既然興致沒了,又何必見呢?”
這種境界你做得到嗎?
而現實版中,明知道彼此喜歡卻動心不動性,赤條條躺了一個晚上什麼也不做的,其中就有我一個黃色性格的兄弟。我問過這廝:“你咋做到的?”他隻扔給我一句話,“遊戲規則不能破壞!壞了就沒得玩了”。我還沒來得及打聽他坐懷不亂的具體技巧,但我知道他對外遇一向的態度是——如果情人可能威脅或者製約到事業發展,再大的外遇也得砍。他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追求的事業遠比情人來得重要。這兄弟天生具備成就大業所必需的一切素質:智商高,謀略過人;情商高,關鍵時刻果斷行事;手段狠,該殺就殺,決不姑息。真像曹操的後代。
以上兩者(藍與黃),都有可能會做到坐懷不亂。唯獨可憐了紅色性格——這種多情的人啊,真是悲慘,美人一來,江山什麼都不是了。愛德華開了個好頭,克林頓其實隻是補充,但這遠非曆史的殿後。
偷情的關鍵是首先選對偷情的人
偷情的前提是有偷的必要;而偷情的最高境界卻是偷不著。
對於前一句,道理很明白。兩人都是自由身,偷偷睡了,這不叫偷情,這是禮教害的。偷的想法是被不自由給刺激出來的。所以偷情的前提是必須有緊箍咒給套著,不能隨心所欲。比如說,家裏有黃臉婆,卻看上了別的閨女;或是一個政界的大人物,相中了小明星之類。他或她既有強烈的出格欲望,又想維持體麵,就必須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