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第二次進階研討後,課堂觀察中有幾點心得,隨手錄下,以備他日回頭查看:
性格色彩的功力越深,越能享受到高層次的默契和快樂
一婦嬰的段院在說明醫生這種職業的工作職責必須要藍色的精準時,舉例說,醫院的工作跟賣襪子不一樣,人命關天,不像襪子勾一根絲、破一個洞沒什麼大不了。當時我本能地看了下姍姍的表情。姍姍本人是歐洲最大絲襪品牌的代理商,我擔心段院舉的例子會觸碰到她的工作領域。幾年前,在天目山溝溝的色友旅遊活動時,姍姍曾講過,別說勾絲破洞這樣的質量,像她們這樣的專業人士,就連襪子顏色的細微差別都非常看重。講師宏偉當時就接話說,在你眼中那不過是襪子,但對靠這吃飯的人來說,這事就變得跟命一樣重要。我在課堂聽到段院舉例的瞬間,立馬側頭去看宏偉,發現宏偉剛好瞟了一眼姍姍,在那一刻,他應該和我一樣,同樣意識到了這點。課後,在我們複盤時,都共同提到了這個細節且把當場所有人的反應複述了一遍。在當時去山溝溝的人群中,很多人並未意識到這個細節。這種默契和共鳴,隻有在性格色彩融人血液到一定地步的人群中才可達成。
你就算知道所有的原理,體驗還是無法替代
君在東航做了十多年,上次東航為了快速培養自己內部的講師,候選人員中除了若幹相對成熟的講師,還“拔苗助長”了幾個新生突擊軍。她在培訓後,一度覺得這東西真簡單,今天突然從當時的不難感到變得很難,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成為合格的講師。其實她並不知道,學習並且掌握一個新生事物,正常的學習步驟該是有階段的。小學生一個月之內學了大學的課程,可以強記,但消化的過程旁人無法替代。咀嚼以及運用,任何人都必須由自己完成,無法讓別人替代,所謂“技巧可以訓練,體驗無法替代”,這種摔跟頭、理論和實踐碰撞和思考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
想起自己當年學笛子,即便我學會了滑指的手法,但是氣息的長度和深度不夠,這種技巧學了也沒用,回過頭來還是要從基本功打起,因為使用起來完全沒有效果。
對於藍色的再理解
吃飯時,我到一群藍色雲集的桌中訪問,問他們覺得自己有過當嗎?親愛的安東尼先生恰巧離座後回來,其他人都問完了,我正好繼續問他:
“你有沒有過當?”他遲疑了下,然後回答了幾句。後來,我走了以後,他私下問我的同事:“樂老師剛才這麼問我,是不是覺得我在什麼事情上做得有問題?”後來才知道根本不是,隻是因為同一個問題樂老師問了不同的藍色,僅是做一個調查而已。
此中透露出太多的內涵和意味。其一,藍色的“擔心”真是無所不在,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是紅色,不會像藍色那樣想那麼多;其二,安東尼把此事問出,說明他本人已經在朝修煉的途中行進,因為一般藍色猜疑時,是不肯說出想法的,而正因不肯說出內心的懷疑,導致了他們可能根本無法得知一個其實是非常簡單的真相。藍色能自己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對於藍色自己而言,是巨大的拓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