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四 從曹操到司馬懿(1 / 2)

在晉朝五胡亂華的時候,有一個胡人,喚做石勒,據曆史上記載,他有這樣一段事情。有一次,他喝酒喝的醉了,對一個人喚做徐光的說道:“我可同前代那一位開基的皇帝相比?”徐光恭維他道:“你比漢高祖、魏武帝都強。隻有古代的軒轅皇帝,可以和你相比。”石勒笑道:“人豈不自知?你的話過分了。我如其遇見漢高祖,要北麵而事之,和韓信、彭越爭先。如其遇見後漢光武帝,該和他並驅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這一段話,是否真實,還未可知,就算是他說的,也不過是酒後狂言,毫無價值。後來讀史的人,卻把他看作名言,有許多人喜歡引用,因此就有許多人,把魏武帝和司馬懿看做一流人物,這真是笑話了,魏武帝何嚐有欺人孤兒寡婦之事來?

從魏武帝到司馬懿可以說是中國的政局,亦可以說是中國的社會風氣一個升降之會。從此以後,封建的道德,就澌滅以盡,隻剩些狡詐凶橫的武人得勢了。

魏武帝死的一年,他的兒子魏文帝,就篡漢自立了。明年,劉備也在四川自稱皇帝。這時候,隻有孫權還稱為吳王,到魏文帝篡漢後的十年,才自稱皇帝,然而在實際上,東吳亦是久經獨立的了,天下就分做三國。

翻開讀史地圖看起來,東吳的地方,也並不算小。他有現今江蘇、安徽、湖北三省沿江的地方,又有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各省,較之曹魏盡有黃河流域,和湖北、安徽、江蘇的漢淮二水流域的,並差不了許多。但是當時,南方開化的程度,還不及北方,人力財力都非北方之比,麵積雖相差不多,實力卻差得遠了。至於蜀漢,隻有今四川、雲南、貴州三省,其中又隻有四川是個天府之國,戶口比較眾多,財力比較雄厚,就更相差得遠了。

魏朝據有這樣好的地盤,論理,吳蜀二國,應該兢兢自守,還不容易。然而三國時代,也延長到六十年之久。這一因吳有長江之險,蜀係山嶺之區,北方的人,不善水戰,要攻入山嶺之區,也不容易;一亦因魏國的內部還有問題。

魏文帝篡漢後七年而死。他的兒子曹睿即位,這便是魏明帝。魏明帝是很荒淫奢侈的,魏朝的基業就壞在他手裏。他在位共十三年。死的時候,魏朝開國剛剛是二十年。魏朝的政局就在這時候起了一個變化。又經過十年,而政權全入於司馬懿之手,離魏朝的篡漢,剛好是三十年。

當曹操做魏王的時候,設立了一個秘書令。魏文帝篡位之後,將秘書改稱中書,設置了監、令兩個官,用劉放做中書監,孫資做中書令。在文帝、明帝之世,足足做了二十年。這是幫助皇帝處理一切文書的官,地位很重要的。自然他們兩個人都有相當的權力。人的脾氣,有了權力總是不肯輕易放棄的。魏明帝雖繼承文帝,任用劉放、孫資;又另有幾隻小耳朵,像秦朗等一班人都是。明帝病重了,有權的人各想樹立自己的黨羽。明帝有兩個兒子:大的封為齊王,喚做芳,小的封為秦王,喚做詢。據《三國誌》說,這兩個都是明帝的養子,其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也無從知道了。明帝病危時,齊王立為皇太子。還隻有八歲,自然不會管事的,秦朗便保舉魏武帝的兒子燕王宇輔政。劉放、孫資卻保舉了曹爽和司馬懿。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真是魏武帝族中的侄輩,曹爽便是魏武帝同族的侄孫兒了。司馬懿本是文官,在明帝手裏才漸漸的帶起兵來。此時他正削平了遼東回來。明帝病危時,自己做不得主,據說是劉放、孫資兩個人強挾著他發命令的,把燕王、秦朗等都免官,而用曹爽和司馬懿輔政。

燕王是個無用的人,罷免之後,也就完了。此後十年之中,就變做曹爽和司馬懿的爭奪。其初政權在曹爽手裏。司馬懿本來是太尉,曹爽等卻把他轉作太傅,表麵上是尊重他,算他皇帝的師傅,實際上卻奪掉他的兵權。司馬懿便詐病,睡在家裏不出來。到齊王即位後十年,曹爽跟隨著他出去謁陵,司馬懿卻突然起來,運動了京城裏的軍隊,把城門關起來,要免掉曹爽的官,勒令他以侯還第。大司農桓範,是曹爽的一黨,便詐傳太後的命令,賺開了城門,逃到曹爽處。魏朝是建都在洛陽的,桓範勸曹爽把齊王搬到許昌,調外麵的兵來,和司馬懿作戰。大司農是當時管財政的官,所以桓範說:“大司農的印在我手裏,糧餉是沒有問題的。”曹爽卻不肯聽,接受了司馬懿的條件,免官還第。司馬懿卻說黃門張當,曾將選擇的才人給與曹爽,怕他還有別種情弊,便將張當捉來拷問。張當承認了和曹爽圖謀造反。於是把曹爽、桓範、張當和曹爽的許多黨羽都殺掉。這一件事情的真相,我們現在無從知之。所可猜測的,則司馬懿臥病十年,忽然而起,京城裏的軍隊,就會聽他調度,可見他平時必和軍隊豫有勾結。曹爽在名義上是大將軍,軍隊都應服從他的命令的;他的兄弟曹羲是中領軍,曹訓是武衛將軍,亦都是兵權在手的人;一旦有事,軍隊反而都為敵人所用,他們的為人,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曹爽所用的,都是當時的名士。據《三國誌》零頭碎角的材料看起來,他們是頗有意於改良政事,釐定製度的,實可稱之為文治派。文治派對於軍隊,自然不如武人接近的,要利用軍隊,自亦不如武人的靈活,曹爽和司馬懿成敗的關鍵,大概在此。從此以後,魏朝就文治派沒落,隻剩武人得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