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留在梧桐關。隻是一旦她鬆懈訓練,就會立即派人送她回卞府。她眼裏又浮現出驚慌失措,害怕之情一覽無遺。
而此時的左之朔甚至還不明白,年紀尚輕的卞窈窕懼怕離開的真正原因。他想,若是家中矛盾,幾天在軍營裏艱苦的生活早該讓養尊處優的卞窈窕渴盼回家。
他不明白卞窈窕心裏那個尚未化蝶的繭,已經快要撐破她細小的心。
再一晃,又是數年風雨。
[三]
這些算不上長的短短數年裏,卞窈窕風雨無阻跟著左之朔接受訓練。他讓她在烈日下紮馬步,在暴雨中揮動刀槍。她本身細白的皮膚不複存在。
梧桐關少有女人出沒,為了避免擾亂軍心,左之朔讓卞窈窕剪短一頭烏黑的長發。
曾經卞家的大小姐,如今舉手投足之間毫無優雅貴氣。如果有人質疑她身為女子的能力,她會毫不猶豫地端出那把紅纓槍,要和對方一較高低。
這樣被校場塵土洗刷掉的年華,快讓卞窈窕忘記了最初來梧桐關的原因。她滿門心思想要快些上戰場,和其他將士一樣降龍伏虎,馳騁疆場。
隻是左之朔遲遲沒有派她出征。
卞窈窕靠坐在門前,看著天上掛的一片烏雲。黑沉沉的,壓在了自己的心上。她想,興許是自己的能力還未夠,所以隻能留在校場,繼續訓練。
直到聖上下了旨,要將黎玉公主賜婚於左之朔。那夜整座軍營都沸騰開來。左之朔一臉震驚被將士們包圍。
卞窈窕一個人清冷的站在人群之外。本來熾熱的心忽然寒凍起來。梧桐關的一切都變得那樣陌生。
她抬頭看了一夜明月。淚卻無法凝成落下的一滴。
她本就不是喜好期期艾艾的少女。跌倒了,咬牙爬起來。不能讓兄長恥笑,不能讓父親覺得自己多餘。所以就算是眼下生痛的心,也無法叫她隨然的流下淚。
又過了幾日,隻是因為極其細小的口角,卞窈窕積攢在胸口的怨憤找到了一個碎開的豁口,全部爆發出來。她丟了本來舞在手上的紅纓槍,也不管在身後叫著自己的左之朔。一路憤憤走到當年初遇他時的馬棚前,她這才覺得心裏空落落。
回頭,卻空無一人。
因為違抗命令而被責罰。卞窈窕被迫刷了兩天馬桶。成堆的馬桶摞在一旁,沒完沒了浸在水裏,四周包裹著難聞的味道。最終氣不過,她握著手裏的硬毛刷,一個人走到梧桐關最角落的地方。
依然是當初的馬棚前。那裏早就不再安放馬匹。隻是,這回卻見到他。
他的眉眼中帶著平靜的了然。像三年前那樣緩步走到卞窈窕的麵前,沉毅的開口,“你若保證不再犯,懲罰就到此為止。”
而卞窈窕卻以為他會說些別的。在曾經相遇的地方,本該說些別的。
一刹那之間,忽的想起那道聖旨,想起黎玉公主,想起那夜被包圍的左之朔滿臉錯愕。
轉過身,她將手裏的硬毛刷用力朝左之朔扔去。趁著左之朔抬手去檔硬毛刷的空檔,她飛快的說出了心裏想說的話。
她問他,遲遲不派她出征是不是看不起她。這三年間是不是一直都覺得賴在軍營的她是個麻煩的阻礙。是不是覺得趕緊送她回卞家的好,所以才讓她幹那麼多其他將士都不用幹的活。
左之朔愣了愣,回答說並非如此。
隻是卞窈窕沒聽他繼續解釋就問出了最後一個最介意的問題。
她問,接到賜婚的聖旨,他是不是高興壞了。
左之朔沉了沉臉,頭也不回的離開了。留卞窈窕一個人在原地,連什麼時候哭出來的都記不太清。
再後來,有人陡然問起,左之朔隻說賜婚的事早就作罷。他給聖上上書,說他自願戎馬一生,所以不想被任何情感拖累。終此一生,都將孤身一人,絕不會娶妻生子。
卞窈窕在一旁聽見。鬆了口氣,卻又覺得有些疲乏。她要的隻是能在左之朔的身邊。不需要日久,不需要情長。
[四]
賜婚事件之後並沒能改變左之朔和卞窈窕太多。除了偶爾得空,左之朔會教她練字,會替她挑出給好友的信中寫錯用錯的一些字詞。
隻有在這種時候,才能拋開軍營,拋開沙場,拋開棍棒刀槍,像尋常百姓一樣,聊些有的沒的,無關緊要的事情。
他在不經意間說道,“你剛來梧桐關的時候,我原以為不出兩日你就會鬧著要回去。結果這麼多年,再艱苦的訓練你都熬了過來。你是真的那麼渴望精忠報國?”
帶著半分戲謔,半分認真的不確定。
卞窈窕隻有暗暗垂下眼。長長的睫毛像一把潑了墨的扇。
梧桐關裏的人總說,有左之朔出現的地方就必有卞窈窕。
重陽節後,聖上下了旨意,要左之朔帶兵出征。卞窈窕跪在他身後接旨,心裏想著該是自己真正去看匝地煙塵的時候了。
隻是這一次,左之朔依舊沒有讓她跟著自己出征。
夜涼如水,左之朔難得叫上她一起喝酒。卞窈窕端著酒杯,想起很多年前向自己舉杯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