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1 / 3)

情,在酒吧遇見了一個女孩,對方遊戲人生的態度對她產生了影響,於是她也過上了紙醉金迷的生活,傍上了一個有錢的富商,年齡比自己父親還大,她花著老頭的錢,又偷偷包養了一個小白臉。這就是她現在的狀態,她一直認為自己活得快活瀟灑,直到我問她是否過得幸福她才意識到自己正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

故事看完,老師蹙著眉搖了搖頭:“為什麼隻是被問一下‘你過得幸福嗎’,就會立刻淚流滿麵?這不太可能發生在一個經曆坎坷、心態複雜的主人公身上吧?未免過於誇張。”

同學不好意思地笑起來:“這個場景是我虛構的,大概是因為這樣所以看起來有點假,不過主人公的經曆卻是真的。我寫的主角原型就是我大學時最好的朋友,我也是因為她執意和有婦之夫在一起才和她疏遠了。後來她生了女兒,離了婚,傍了大款,這些事我是聽別的同學說的。現實中我們從畢業後就沒有見過麵,但這樣小說情節無法推進,所以我虛構了這樣一個邂逅來作為引子。”

“並非隻要是虛構,就會缺乏說服力。也並不是所有以生活為原型的小說都能非常逼真。你這裏的關鍵問題是你的思維有點僵化,人物也很臉譜化。現實中,你並沒有見過你同學,她並沒有告訴你她不幸福,你怎麼就能硬生生地根據你的價值觀給她打上“不幸福”的標簽?”

“對對,我想象了一下,”另一個同學參與進討論,“我認為更合情合理的發展應該是你的這位同學哪怕真的不幸福,在你麵前也會裝作很幸福。按你的描述,她現在傍大款,物質富足,又很虛榮的心態,她全身上下都是名牌,這麼好的一出場狀態意味著她一定要向所有人宣告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麵對曾經反對自己追求——她所認為的——幸福的好友,她應該會極力想爭回一口氣,絕不會像你寫的這樣神經兮兮地突然心理防線崩潰。”

老師點頭稱是:“她這樣的心態倒是很符合人性。先不論這小說立意如何,至少能讓人信服地看下去。我現在就假設這樣一個場景,昔日好友偶遇,一方變得拜金虛榮,你們會怎麼把這小說寫下去?時唯,你怎麼寫?”

時唯從發呆狀態回過神,沉思片刻:“我會這樣寫:拜金的一方極力炫富、曬幸福,而我對她自己描述的完美生活將信將疑。此後,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突然登門拜訪她,發現她現在的丈夫不是當年立誌要嫁的那位,而是一個比她年輕許多的男孩。她對此的解釋是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愛情,所以和前男友分手了。但後來我發現這也不是真相,她其實傍了大款,而她所謂的‘丈夫’隻是她偷偷包養的小白臉。她對此的解釋是‘人生要及時行樂’,這樣才是幸福生活。但我很快又發現她還隱瞞了自己有個女兒,她竟然當著女兒的麵對我謊稱這是侄女,引起母女爭吵。如果她真的自信滿滿,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謊又過度炫耀,我由此判斷她其實自覺並不幸福。如果非要讓我寫的話,理論上應該是這樣,但是……”

老師歪過頭饒有興趣地期待下文,時唯想了想又搖搖頭:“沒什麼了,就是這樣。”

但是我不認為她會不自信,不認為她會自覺不幸福。

就像季向葵和我,生來有不一樣的性格、心智和秉性,受著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直到大學,早已形成了南轅北轍的價值觀。

季向葵不會認為我的生活才幸福。

我也不會向往季向葵的生活。

一個人處心積慮、步步為營,過得風生水起,另一個局外人沒有資格評價她的人生是優是劣。宣翔哥哥很早以前就說過,世界上什麼樣的人都有,世界上什麼樣的人生都有。時唯是能夠理解季向葵的,不過理解並不代表要與她趨同為一。

【四】

12歲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是少女,24歲還相信的——時媽媽說——是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