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12)(1 / 1)

此時,北方發生了兩件讓整個中國為之震撼的事情。其一,10月27日,第十鎮統製張紹曾屯兵灤州,聯合第二混成協統領藍天蔚、統領盧永祥、伍祥楨、潘矩楹電奏清廷,提出速開國會,改定憲法,組織責任內閣,皇族永遠不得擔任內閣總理大臣、國務大臣的職務,釋放政治犯等12條要求。接著,張紹曾還扣留了運往湖北前線的一列車軍火,還致電黎元洪,說絕不會南下作戰。其二,山西獨立,閻錫山出任都督。

北方新軍也靠不住了!灤州、太原離北京太近了,朝廷就在這些不可靠新軍的槍口下。隆裕太後和載灃嚇得魂都要丟了,他們都準備帶著小皇帝逃命承德了。

30日,昆明新軍起義,雲南獨立,蔡鍔出任雲南軍政府都督。

31日,南昌新軍起義,江西全省獨立。

載灃慌了神,連忙用兒子的名義下了四道上諭:

實行憲政。

迅速起草憲法。

承諾解散皇族內閣,組織責任內閣,皇族日後永遠不再出任內閣大臣。

大赦政治犯,當年戊戌變法和此次參加革命的政治犯都在赦免之列。

全國亂成一片,朝廷看著就要完蛋了,老袁知道組織責任內閣是非他莫屬,他該行動了。10月30日,袁世凱離開彰德南下視師。11月1日,袁世凱抵達湖北蕭家港。

袁世凱出山了,皇族內閣基本上就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11月1日,奕匡內閣辭職。朝廷任命奕匡為弼德院院長,徐世昌、那桐為弼德院顧問大臣;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讓他趕快進京,組織責任內閣,前線軍隊仍然歸老袁指揮調遣。

老袁接到朝廷上諭之後,竟然回了一封推辭的電報。老袁的理由是什麼呢?他說根據憲政理念,內閣總理大臣應該是國會選舉的,而不能是朝廷任命。11月8日,資政院開會,正式選舉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內閣總理大臣,大清王朝的政府首腦,這是老袁夢寐以求的目標!如今真的是如願以償!老袁笑了,發自內心地笑了,他如今已經是大清王朝的CEO了!11月13日,老袁浩浩蕩蕩地率領大批衛隊,威武而顯赫地到了北京。

老袁內閣成立後,宣統的父親載灃就解除攝政王地位,而恢複了他的醇親王封號退歸藩邸。

袁世凱責任內閣組成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清廷的軍事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最切實的基本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