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2 / 3)

但幾位長輩都知道,這,隻是暫時表象。

當話題終於從家長理短談到婚禮酒席上,硝煙戰起。

先是彩禮。

南城彩禮之風越刮越烈,萬家也不能免俗,傳聞南城彩禮最低標準是八萬,張淑雲要個高檔的,二十萬全包。

應濱湖聽後倒吸一口涼氣,連忙看父母反應,秦秀梅顯然被這麼高的彩禮驚住,細不可聞地嘀咕了一句這麼多。應建業倒是麵色平靜。萬茜很想喊一聲,明明在家裏商量的是十萬,怎麼到這又變了,但她不敢。

萬奶奶笑眯眯道:“小應啊,這個彩禮錢在我們南城還算少的呢,前兩天我們老四旁邊家嫁女兒,你知道人家給了女方家多少,二十五萬,還不算三金、衣服什麼的。我們呢也就看中小胡這個人,才沒多要,要不然,憑我孫女長相人品家庭條件,在南城隨便找找,禮金都比這個高嘞。”

萬奶奶普通話不太好,卷舌翹音,但意思卻清晰明白表達出來。

長輩開口,應家人不好插嘴,隻是應建業在心中冷笑:“你開,隨便開,開得再高也不關我事。”嘴上卻客氣地回應:“親家母,親家奶奶,這兒子結婚,那是件高興事,彩禮錢是多少我就給多少,絕對不會舍不得,但您女兒要嫁的是我們北城,北城的風俗,是兒媳婦結婚後第一天給公公婆婆敬茶,包一個大紅包,僅此而已,是沒有禮金之說的。”

看這樣子,是想一分不出啊,張淑雲覺得好笑,簡直是天大笑話,臉上也不好看了:“親家,小胡要娶的是我們南城姑娘,娶哪的人,就依哪規矩,從古到今都是這樣,所以還得按照我們南城規矩來辦。”

萬奶奶也附應:“小應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們以前找媒婆,那也是兩邊討價,哪有像你這樣一個子都不出的,你娶小胡媽的時候,就沒給彩禮錢?”

應建業回應:“親家奶奶,各地風俗不一樣,像您剛剛說的,屬於同城婚姻,風俗沒差異,自然就不用爭論了。但您孫女和我兒子,那是異地婚姻,這就有點說道了。中國自母係社會步入父係社會,一直都是男尊女卑,自古就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那風俗自然也是跟著男方,這風俗是自古傳下來的,那親家奶奶,兩位親家,您說是不是應該按照男方家來。”

萬奶奶沒聽明白不敢吭聲,張淑雲不知如何回答,萬建國此時開口:“親家,你說得都是猜測,是推理,這個對不對我們先不論。我就用實例說話吧,我隔壁楊國華女兒和我同事王賢健的女兒,都是嫁給外地人,他們就是按照南城傳統辦的喜事。”

應建業笑:“親家,那我也跟您舉實例吧,我隔壁李同瑞的兒子和我同事吳海麗的兒子也是都娶了外地人,他們都是按照北城傳統辦的喜事。”

這話就純屬抬杠,應濱湖很清楚了解家裏沒這個鄰居,估計父親也沒那個同事,局麵頓時陷入僵局。

萬茜連忙打圓場笑道:“爸媽,奶奶,按哪邊的規矩不是規矩,這些都是小事,無所謂啦。”

應濱湖也對父親道:“爸,就按阿姨這邊的規矩辦吧。”

兩人的話,同時換來兩家大人怒斥。

張淑雲讓萬茜閉嘴,應建業知道兒子在外人麵前,尤其是親家麵前要照顧自己麵子,放心大膽地嗬斥:長輩議親,這要放在古代,你們這些小輩連聽的資格都沒有。

兩人不敢回嘴,場麵一時僵住,氣氛開始壓抑。

張淑雲不再拐彎抹角,直白道:“親家,你這樣說,我就覺得你很沒誠意,我女兒都遠離我們,投奔到你們家去了,你們如果連這點彩禮錢都不肯出的話,那我還能指望女兒到你們家受你們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