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主動結交朋友,尤其是與不同類型的人交朋友,使自己的業餘生活變得豐富,心胸開闊。女性怎樣克服多疑心理"}
首先對人要信賴,多從好的方麵去設想;其次對事情要從實際出發,搞清事實後再下結論;最後對自己要保持心理的平靜,不要捕風捉影,把名利、地位、金錢看得淡一些,這樣就有一份坦然大度的情懷,不會被多疑所困擾及傷害。
女性怎樣克服虛榮心理?
貪圖虛榮也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其實,虛榮是因為缺乏自信和足夠能力卻又期望贏得社會的注意,於是隻能借用外在的、表麵的、他人的成功來炫耀自己。
隻要做一個崇尚實際的人,不去追求表麵的榮華;做一個深沉穩重的人;做一個信賴、尊重別人的人,不為討好別人或博得別人的好感而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做一個精神充實的人,不陷入庸俗的攀比和浮誇氛圍中,就能克服虛榮心理。
女性怎樣克服追求完美心理?
首先要對自己的潛能有個客觀的估計,不要以自己的短處去與人競爭,麗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才能培養自己的工作興趣;其次要正確認識"瑕疵"和"失敗",世界上沒有一點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追求一個虛幻的境界隻能是徒勞無功,同時,人隻有經得起失敗,積累更多的經驗,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最後,要為自己確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尋找適合自己的事情去嚐試,這既有助於自信心的培養,也會使生活遠離煩惱,變得豐富多彩。女性為什麼愛哭?
從解剖學的角度看,女性的淚腺要大於男性,因此女性容易流淚。但是女性更容易流淚還與女性自我防衛的心理密切相關。當女性遇到矛盾或體驗成功時,常會用"以淚洗麵"的方式來對待,前者是為了博得關心、同情和幫助,後者則是解除緊張後的一種心情釋放。女性更善於通過哭泣來減輕壓力,安慰自己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女性怎樣調控自己的情緒?
長期處於消極、緊張或否定的不良情緒中的人,身體和心理疾病會增加。所以女性要善於駕馭自己的情緒。可以嚐試以下方法:
(1)意識調控: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發脾氣,要樂觀。
(2)情緒調控: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避免陷入而不能自拔。
(3)改變思維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甚至站在對立麵上多想想,就會理解或諒解他人,使壞情緒得到控製。
為什麼說女性應該是生活的強者?
在曆史上,女性一直處於從屬的地位。連當代女性也感歎自己是"生命的弱者"。其實,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研究早已推翻了這種偏見,揭示了女性的力量所在。
(1)頑強的生命力:女性的壽命比男性長。在過去的130年裏,女子壽命從42歲增加到77歲,男子則從40歲增加到70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婦女懷孕時,男女胎之比為145:100,但到分娩時,比例為l 06:103。而流產是一種生命的篩選,有生理缺陷的胎兒會自然淘汰。可見,女性從一開始就是生命力強的性別。
(2)男性染色體"缺陷":人的細胞都有23對染色體,男女的差別就在其中的第23對染色體。正是男性這對xY染色體給男性帶來了一係列麻煩。如色盲男性比女性高14倍;患血友病大多是男性。病理學家發現,第23對染色體中的x染色體具有抗傳染病的信息,可惜男性隻有一條,所以從受精卵開始,男性就容易受感染而發生一係列疾病。
(3)"歇斯底裏"性格使女性得到安全:女性把內心的不滿、焦慮等不良情緒用"表演"方法發泄出去,以實現心理穩定,是一種排泄內心壓力的有效方法,是女性自我心理保護的"安全閥"。
(4)驚人的忍耐力:女性的新陳代謝比男性慢,體內脂肪多,在特殊情況下忍受痛苦的能力大,善於保持自己的生命能量。
所以說.作為女性,根本不用自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生命的強者!"
怎樣增進女性心理健康?
(1)創造符合精神衛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複雜的環境之中,環境對人的心理可能產生積極作用,也可能產生消極作用。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與工作,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使生活充滿歡樂。女性比較注重家庭環境布置與美化。社會環境對人的心理健康也產生極大影響。人處在一個相互體貼、信任而關係融洽和諧的集體或家庭,偶有挫折也能得到別人的寬慰,這種充滿友愛的社會環境會使心理疾病很少發生。相反,生活在一個充滿敵對、猜疑、仇視和嫉妒的環境中,經常被不安全感所困擾,心理疾病就會屢見不鮮。因此,造就一個和諧的人際環境,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益於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