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高溫油對人體的危害:一是控製油溫,一般不宜超過150~180~E,即不要讓油冒煙或起火;二是不要用油長時間連續炸食品;三是反複使用的炸油,每次使用前應添加一定量的新油,因新油含有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四是適當控製油炸食品的攝人量。
為什麼食用油忌高溫加熱後貯存?
人們日常食用的動、植物油,如豬油、菜子油、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其主要營養成分為磷脂、膽固醇及脂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少量脂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食油經高溫(150℃以上)加熱後,氧化作用便隨之加快。這樣,一方麵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和維生素,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另一方麵,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後可發生聚合反應,構成大分子化合物,有一定毒性,食用後可使人生長停滯、肝髒腫大、生育功能和肝功能發生障礙,甚至有致癌作用。因此,食用油不宜高溫加熱後貯存。
雖然食用油在生產、運輸、貯存等過程中,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直接入口是不衛生的,但從食用油的酸堿度及滲透壓等方麵看,並不是細菌繁殖的理想場所。所以即使有少量細菌,也不必高溫加熱後貯存。
為什麼淘米忌反複搓洗?
研究表明,附著於米粒表麵的細米糠,比米粒本身的營養要豐富得多。細米糠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4%,比米粒本身高6%,而且質量也比較高,氨基酸的構成更為平衡。此外,細米糠還含有維生素,含量也比米粒本身高出1倍多。因此,新鮮幹淨的米,盡可能不洗為好。不得不洗的米,也不要過分"認真",僅以去掉雜質為止。另外,米應當現洗現用,切忌洗後用水泡一段時間後再用,那樣許多營養素會損失掉。為什麼海帶不宜長時間浸泡?
海帶中的碘、鉀、甘露醇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有益於人體健康。可是,如果把曬幹的海帶浸泡在水裏,15分鍾後將有85%的碘溶解在水中;浸泡40分鍾,則80%的甘露醇被溶解;浸泡幾小時或幾天,則海帶中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都被溶解,吃到的隻是海帶膠和纖維素。
為什麼存放雞蛋忌橫放?
因為鮮雞蛋的蛋白比較濃稠,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和外界溫度的變化,蛋白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所含的黏液素會逐漸脫水,從而使蛋白變稀失去固定蛋黃位置的作用。又因蛋黃的比重小於蛋白,如果將雞蛋大頭向上直立存放,由於雞蛋大頭有一個氣室,即使蛋白變稀,蛋黃失去固定的位置而上浮,也不會很快發生焅黃和粘皮現象。
為什麼食糖久貯需防蟎?
食糖在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有可能因保管不善受到蟎蟲的汙染。食糖久貯就更為蟎蟲的繁殖提供了條件。如果用那些受到蟎蟲汙染的食糖來拌豆漿、牛奶食用,人體就可患蟎蟲病。蟎是一種全身有毛和刺的小蟲,人的肉眼看不見,進入人體後,可損害腸黏膜而形成潰瘍,引起腹痛、腹瀉和肛門灼痛,亦可侵襲尿道,引起尿道感染,出現尿急、尿頻和血尿。但是,蟎蟲在加熱至70℃以後會死亡。所以對貯存過久的食糖應加熱後食用,不宜生吃。
為什麼長期空腹過久會引起膽結石?
英國學者曾對患有膽結石的婦女同一些與她們年齡、體重相仿的正常婦女進行了三次夜間空腹情況的研究,結果發現,所有20~35歲的女性膽結石患者夜間空腹的時間都比同年齡的正常婦女長,而且這些患者早晨多數不進早餐,或者隻喝一點咖啡。這個發現說明空腹時間過長與膽結石形成有關。因為空腹使膽汁分泌減少,而且膽汁的成分也發生變化:膽汁中膽酸的含量減少,而膽固醇的含量不變,因此形成一種含高膽固醇的膽汁。如果長期空腹過久,膽汁中的膽固醇就會出現過飽和的狀態,從而使膽固醇在膽囊中沉積,形成結晶,即膽固醇結石。倘若一個人原來就有膽酸分泌不足,或膽固醇分泌過多,那麼空腹過久,就更容易形成膽結石了。此外,喝咖啡並不能使膽汁排空,故同空腹一樣。
多種資料顯示,長期空腹過久引起的膽結石在中年婦女尤其多見。因此改掉不進早餐的習慣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