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女性疾病(2)(1 / 3)

觸診第一步是平臥在床上,背部墊一小枕頭,一手上臂高舉過頭,讓乳房平攤在胸前壁上,用另一手3~4個手指並攏,以平行方向進行觸摸。觸摸宜輕柔,觸診順序是自鎖骨下緣開始,從乳房內側部自上而下,再摸乳房外側部,自下而上,最後檢查腋窩部。一側乳房檢查完畢後,換一隻手用同樣方法和步驟檢查另一側乳房。摸乳房外側部時,同側的上臂應略為放下,約與胸壁成135。角,這樣乳腺外、上側部可以移向尾端,檢查不致遺漏。乳腺的外上側部組織最厚,捫摸最不易,而病變發生在這個部位比率最高,所以檢查時應特別留意。檢查間隔時間,以每隔1~3個月一次為宜。總之,正確掌握定期乳房自我預防檢查的方法十分重要。

怎樣區分真性乳頭溢液和假性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有真性和假性的區別,真性乳頭溢液是由乳腺導管經乳頭開口處排出的。假性乳頭溢液,從表麵現象來看是乳頭的溢液,而實際溢液並非從導管內排出,而僅僅是因乳頭表淺糜爛,或因乳腺導管瘺繼發感染而引起乳頭的滲液。

隻有辨別乳頭溢液的真假,才能正確無誤地對症治療。

真性乳頭溢液的特點是以乳頭溢液為某些乳房病的首發症狀或惟一症狀。在真性乳頭溢液的病症中尚可分為單側性和雙側性。單側性乳頭溢液常見於導管內乳頭狀瘤或乳腺擴張症。雙側性乳頭益液多見於內分泌紊亂,某些藥物如避孕藥、鎮靜藥、異煙肼、馬丁啉等藥物反應,每當停藥後症狀就會消失,有些良性乳房病,如囊性乳腺增生病也可出現乳頭溢液。

假性乳頭溢液是由乳頭糜爛而引起者,可對症治療,如用3%的硼酸濕敷、爐甘石洗劑等收斂外用藥即能達到消滲液的效果。

怎樣治療巨乳症?

巨乳症一旦發生,沒有藥物可以使之縮小,隻有做手術把巨大的乳房切除。不過,在手術切除之前應該十分慎重,因為乳房切除之後,除了影響體形的美觀,還存在將來生小孩之後無法哺乳的問題。因此應引起特別重視。首先要細心判斷是不是巨乳症。其次,如果是巨乳,是否已經到了必須手術的程度,有沒有可能等到生育一個孩子以後再手術等,都應反複慎重考慮後再作決定。如果合並感染或者可疑癌變時,則應果斷地予以手術切除,不可延誤。 .

急性乳腺炎是怎樣產生的?

急性乳腺炎的發生,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而引起。那麼,細菌是如何進入乳腺組織而發病的呢?一般產婦乳頭皮膚較嫩,尤其是在妊娠晚期未能對乳頭進行酒精拭擦,乳頭角質層不能增厚,因此當哺乳時,因嬰兒吮吸容易造成乳頭表皮的擦傷或皸裂,細菌往往就從這小創口進入皮下,或沿著淋巴管或乳腺導管深入乳腺組織,而發生急性乳腺炎。細菌感染是發生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因素,除了細菌感染之外,還有其他幾個因素也是發生乳腺炎的條件。乳汁鬱結是一個方麵,由於喂乳不當,乳汁不能排空而積滯在乳腺組織中,乳汁是細菌生長繁殖的溫床。新產婦大多精神緊張,如鬱悶或急躁可影響乳汁的分泌調節,也可以造成乳汁鬱積。新產婦乳腺管尚未通暢,如在坐月子開始就進食過分油膩的飲食,使乳汁過濃,黏稠度高,也可使乳汁分泌不暢而使乳頭堵塞,然後繼發成急性乳腺炎。

了解了急性乳腺炎的發病原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做好防治工作。不要讓乳頭破損,如果破損應及時搽塗藥物,阻止細菌入侵;同時產後精神要舒暢,不能生氣和鬱悶,在飲食上要科學調養,飲食不宜太油膩,喂乳要定時,不要讓乳汁淤滯,要讓乳汁排空,特別要防止乳房下方乳汁的淤滯,端托乳房喂乳可以防止乳汁墜積。雖然絕大部分的乳腺炎是通過乳頭破損的途徑而感染,但也有部分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通過血液循環感染而引發的,所以產後臥房還需保持空氣通暢,注意口腔衛生,有咽喉炎等應及時治療。增強產後抵抗力,阻止發生急性乳腺炎的各個環節,是可以防止乳腺炎的發生的。中醫中藥怎樣治療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中醫稱它為乳癰,在乳癰中尤其多見於哺乳期。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又稱為外吹乳癰。當產婦發生急性乳腺炎後,患者有怕冷發熱,同時還有乳房結塊脹痛,在局部乳頭上可見破損,喂乳時風邪就可從破損的乳頭由外入裏,這就是中醫為什麼稱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為"外吹乳癰"的原因。中醫有"風為百病之長"的說法,說明"風"邪在發病學上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外吹乳癰"的初期祛風發散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治療原則,這和西醫在治療原則上有一定的區別,這也是中醫辨證用藥的治療特點。有的患者急性乳腺炎初期,發熱可達39℃以上,經用中藥治療,如荊防風、蘇梗、牛蒡子等散風藥,適當配合疏通乳絡的絲瓜絡、路路通,和疏理氣機的青皮、香附,再加用消塊散結的鹿角。在急性乳腺炎初期不重用清熱藥,更不主張用苦寒的黃芩、黃柏、山梔,即使用,也用輕清的銀花、連翹,或用帶有活血功效的清熱藥蒲公英。過早地服用抗生素,對乳腺炎並無好處,會使局部形成僵塊,而不易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