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綜合征的症狀很複雜,歸納起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麵:①月經改變。更年期月經改變最常見的是月經周期延長,經期縮短,經量減少,漸至停止而閉經;或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則,或前或後,經期延長,常常淋漓不淨,有時可出現月經量過多,甚至大量出血,然後再慢慢停止。也有一部分人的月經變化是說停就停,以後再也不來潮了,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②潮紅烘熱。這一症狀最多見,常突然感到有股熱氣往上衝,使胸、頸、麵部發紅,在潮紅烘熱的同時,有的立即出汗,有的發作後出汗,汗出之後又感到怕冷,這種症狀好發於飯後、活動或蓋被過多時,以下午、黃昏或晚上比較多見。發作的次數、持續的時間和程度,常因人而異。有的隻是偶然發作,時間很短;有的一天發作數次,持續幾秒到幾分鍾;嚴重的則頻繁發作,每天可達30~50次之多,持續時間可長達10~15分鍾,因而影響工作和睡眠。③高血壓。血壓升高的特點一般是收縮壓升高(高壓升高),波動較大,血壓升高多在發生烘熱潮紅的時候,這是由於血管舒縮功能失調引起的。④心慌、陣發性心動過速或過緩。處於更年期綜合征的婦女,常常感到一陣陣的心慌、心跳,好像偷了人家的東西一樣惴惴不安,檢查自己的脈搏跳的很快,有時感到胸悶、氣急而脈搏較慢,有時檢查心電圖可有輕度的變化,非常類似冠心病的發作,但服硝酸甘油卻不見好轉。⑤精神、神經症狀。精神憂慮、抑鬱、易激動、失眠,有的嚴重時可出現喜怒無常,愛動"肝火"。⑥感覺障礙或異常。主要表現為皮膚感覺過敏或減退,表現對疼痛刺激反應的增強或減弱,有時手指、足趾麻木,或局部有瘙癢感、蟲爬感,有時外陰、上齶發癢,有的婦女咽喉有異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有的還可有嗅覺、味覺異常和眩暈,身體失去平衡的感覺。性欲和性功能降低,至於因雌激素下降引起的關節疼痛,脂肪積聚引起的肥胖,胃腸脹氣和便秘,內分泌改變引起的浮腫等,臨床上也不少見。不過還要強調,上述症狀雖然是更年期綜合征的不同表現,但這些症狀又不是更年期綜合征所獨有的,所以凡有類似症狀的患者,一定要請醫生檢查,以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
怎樣預防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綜合征是由於內分泌的變化而出現的一係列生理功能失調的反應,有10%一15%的人症狀明顯,還會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影響。因此積極預防其發生,對於婦女的保健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進入更年期的婦女,要特別注意身體健康狀況,如身體虛弱,應進行積極的調養,身體過胖的要控製飯量、少吃含脂肪的食物。注意鍛煉身體,也是避免更年期綜合征發生的好辦法,因為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打羽毛球、做操等活動,通過人體肌肉的運動,有助於改善神經係統、內分泌的協調和調節功能,使各器官功能得到增強,同時還能增強晚年生活的樂趣,但活動量不宜過大。另外,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把日常生活安排得合理、舒適,勞逸結合,每當自己感到情緒不佳時,多找些愉快的事情做,保持心情愉快,消除和克製自己煩躁和易怒的情緒等,對避免更年期綜合征的發生也是十分有益的。當然,家庭成員、親友同事,掌握一些更年期生理性變化的知識,對於更年期婦女出現的一些生理變化,給予同情、安慰與鼓勵,對於避免更年期綜合征的發生也是大有好處的。
更年期綜合征用什麼藥物治療?
每個患有更年期綜合征的婦女,應該懂得更年期綜合征的出現隻是一個暫時的生理變化過程,基本上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不必恐懼,開始不必單純的依靠藥物,隻要心情愉快,生活安排有序,這些症狀是會慢慢消除的。如果焦慮、緊張、憂鬱的症狀自己無法控製,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鎮靜藥,於每晚臨睡前服1次。如果更年期的症狀較多較重,經過醫生檢查後,可以服用己烯雌酚,每天0.25~0.5毫克,晚飯後服1 次,一般用藥22天,停用7天,停用的最後5天可用黃體酮,以造成人工周期性激素的分泌模型。這種人工周期的激素療法,適用於月經尚未完全停止的更年期婦女,不僅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狀,對老年性陰道炎和骨質疏鬆也有治療作用,還可預防動脈硬化和冠狀血管病的發生。但是不能改善性功能,卻使陰道分泌物增加,身體浮腫和肥胖,甚至有誘發乳腺癌、宮頸癌的危險,還可能發生血管栓塞、高血壓、膽石症等,應當引起注意。甲睾酮可以改善性功能、蛋白質代謝,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減輕血管舒縮症狀和改善虛弱無力的狀態,可以每天6毫克,舌下含化。其他藥物,如尼爾雌醇、氯烯雌酚醚滴丸等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中藥六味地黃丸、腎氣丸、甘麥大棗湯等也有一定治療效果。近年生產的一些新藥如更年女寶、更年安、青春寶等也可以試服。
更年期綜合征如何進行食物調治?
對於更年期綜合征的食物調治,應根據不同的症狀表現,選擇不同的食物。如停經前月經頻繁,經血量多,並因此引起貧血的,宜注意補充蛋白質,應多食牛奶、雞蛋、動物內髒和瘦的牛、羊、豬肉等。多吃新鮮水果和綠葉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山楂、鮮棗及油菜、西紅柿、胡蘿卜等,這些食物對貧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食欲不佳或不喜歡吃油膩食物時,可用桂圓、大棗、紅小豆、江米、蓮子等煮粥吃,可以健脾、益氣、補血。如有浮腫、高血壓、頭暈、失眠、心慌,在飲食上應注意,多食粗糧(小米、玉米)、蘑菇、動物的肝、腎、瘦肉和牛奶、綠葉菜及水果,可以增加食欲、幫助消化,減少食鹽量(每天用鹽3~5克),對利尿、消腫、降壓均有好處。禁食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濃茶及各種辛辣的調味品,如蔥、薑、蒜、辣椒等,以保護神經係統。有條件的可吃些降壓食品,如豬心、芹菜葉、紅棗湯、紅果製品、酸棗等。如有的停經後發胖,血膽固醇增高,並有動脈硬化現象,首先要控製飲食,每餐不能過飽,可多吃些粗糧,不要吃煎炸油膩食物及白糖、點心、含糖零食,少吃水果,可多吃綠葉蔬菜;限製吃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魚子、蛋黃、肥肉、動物內髒等,蛋白質食物可用牛奶、瘦肉、魚蝦、豆製品。烹調要用植物油,因為動物油可使膽固醇增高,植物油中以葵花子油、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