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灰指(趾)甲,除了必須同時治療手足癬外,去除病甲十分重要。隻有這樣,才能使局部治療的藥物達到指(趾)甲的下方,起到殺滅真菌的作用。清除病甲的方法很多,最簡便易行的是每天用小刀或指甲銼,將鬆脆、增厚的病甲刮薄,再用10%的冰醋酸液浸泡,每日1次,每次15~30分鍾。接著再用與指甲一樣大的棉花球蘸少量30%的冰醋酸液或10%的碘酊,放在病甲表麵,直到幹燥為止。不要使藥液流到周圍皮膚上,以免腐蝕正常皮膚。如有疼痛,應該立即去掉藥棉。這樣治療要耐心地堅持到新甲完全長出為止,不要半途而廢。如病甲數目太多,可分次治療或內服灰黃黴素,但要較長期服藥。為了防止產生毒性或副作用,治療時要請醫師。
手腳多汗、腳臭怎麼辦?
汗液是由皮膚內的汗腺分泌的。汗腺有小汗腺與頂泌汗腺兩種。小汗腺除口唇、龜頭、包皮內層和陰蒂以外,分布全身;頂泌汗腺隻分布在腋窩、臍窩、外陰、肛門、會陰等處。平時,小汗腺並不始終處於分泌狀態,當劇烈運動、衣服過多或處於高溫環境時,皮膚溫度上升,小汗腺的分泌活動才加強,這時排汗增多。如果皮膚出汗比正常人多得多,醫學上稱為多汗症,最常見的是手掌足底多汗。嚴重時,汗液會像雨珠一樣淌下來。腳底的汗液如蒸發不暢,會濕透鞋襪,使皮膚浸軟變白,甚至起皰糜爛,影響走路。如不保持清潔或進行適當治療,腳汗被細菌分解以後就會產生惡臭,且可繼發真菌感染,引起腳癬。
手腳多汗、腳臭怎麼辦?第一,勤洗腳,保持皮膚和鞋襪清潔幹燥,少穿或不穿膠鞋與尼龍襪等不透氣、不吸水的鞋襪。第二,洗腳後,外搽5%的甲醛溶液,如有皮膚過敏,要停止使用。亦可外用10%的烏洛托品酊或20%的氯化鋁酊。後者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每周3次或每夜1次,連續2周,塗藥後用聚乙烯等塑料薄膜或手腳套封閉包紮4~8小時。見效後改為每周l~2次維持治療,如有皮膚刺激現象,要停用或降低濃度使用。O.5%的醋酸鋁溶液或5%明礬溶液浸腳,每日1次,每次15~20分鍾,亦有效果。第三,情緒緊張時手腳容易出汗的人,可內服穀維素、溴劑、氯丙嗪等藥物。
應該怎樣防治痤瘡?
(1)注意調劑飲食,少吃脂肪和糖類食物,最好不吃有刺激性的辛辣食品,如酒、大蔥、大蒜、辣椒等。平時可多吃些水果、蔬菜,保持大便暢通。
(2)經常用溫水和堿性小的香皂洗臉,減少繼發性感染。平時不要用油脂性化妝品抹臉。因為這種化妝品會阻塞毛囊孔和皮脂腺開口,誘發痤瘡或使痤瘡加重。更不要自己用手去擠壓痤瘡,以免感染,引起嚴重後果。
(3)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使全身各係。統器官的功能有條不紊。痤瘡並不是什麼大病,不要因它影響美觀而背上思想包袱。
(4)痤瘡較嚴重者可遵照醫生指導,服用有關藥品。外用藥有用硫磺、水楊酸、雷鎖辛製成的外搽藥等。口服藥品有複合維生素B,每日3次,每次10毫克;痤瘡感染化膿時,口服土黴素,每天4次,每次0.5克。中藥治療,可用銀花、菊花、連翹、黃芩、板藍根各12克,加水煎服,每日一劑。
患了白癜風怎麼辦?
白癜風是一種因皮膚色素脫失而引起的皮膚病。其皮膚損害部位呈純白色,邊緣色素較深,斑內毛發變白。初為圓形斑片,呈單側性。以後可對稱發生,大小不等,有增大趨勢。白色斑片大多發生於麵頸部、軀幹,有時也發生於四肢。
白癜風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目前尚未完全搞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遺傳、自體免疫、精神和內分泌等因素有關。白癜風雖不影響全身健康,但因大多發生於臉麵部,影響美觀,常使病人感到十分苦惱。目前,白癜風的治療大多采用中西醫結合以及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方針。隻要耐心治療,多數患者均可收到不同程度的療效。這裏介紹幾種常用治療方法:
(1)西藥內服法:每日內服8一甲氧沙林1次,每次2~4片(每片10毫克),兒童酌減,服後2小時照射陽光,每周1~2次,連續堅持數月。此藥有一定毒性,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外用法:外搽25%~30%的補骨脂酊(中藥補骨脂3份,。75%的酒精7份,浸泡1周,取液外塗),每日2次,塗後照射陽光5~10分鍾。或用菟絲子50克,補骨脂、大黃、桂枝、白蒺藜各15克,白芷10克,加"75%的酒精250毫升,浸泡1周後外搽患處,每日2次。也可外搽8一甲氧沙林溶液或氟輕鬆軟膏。
(3)內服中藥法:當歸9克,白芍9克,鬱金9克,八月紮15~30克,益母草12~16克,白蒺藜12~18克,蒼耳草12~15克,朱茯苓9~12克,靈磁石(或自然銅)30克,煎服;或用刺蒺藜、旱蓮草、紫草、玄參、菟絲子、浮萍、首烏、烏梅各15克,川紅花10克,白芷6克,水煎內服。市售中成藥,如上海的白駁丸、天津的白癜風膠丸等,均有一定療效。服藥的同時再配合陽光或紫外線照射則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