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特殊時期—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4)(2 / 3)

主要著作:《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醫學實在易》、《醫學三字經》、《神農本草經讀》、《醫學從眾錄》、《靈素節要淺注》、《時方妙用》、《女科要旨》等。

第二十三節 《老老恒言》

成書時間:清代

作者:曹庭棟

作者簡史:清朝著名的養生家曹庭棟,少年多病,終生不出鄉裏,寄情村野山水之間,修身力學,工詩畫,成文學大家,其著作《四庫全書》亦多采用。曹庭棟因在當時的醫療環境,可享九十多歲高壽,而成為養生佳話。而曹庭棟亦將古人的養生心得與自己的實際經驗結合,寫成《養生隨筆》,命名為《老老恒言》,老老,即老吾老,有養老、安老之意,享受健康長壽。

第二十四節 《本草綱目拾遺》

成書時間:清代

作者:趙學敏

作者簡史:學敏與弟學楷,皆承父命讀儒學醫。趙學敏博覽群書,凡家藏星曆、醫術、藥學之書,無不潛心研究,每有所得,即彙鈔成帙,積稿數千卷。家有“養素園”,為試驗種藥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濟堂”,是診病療疾之所,兄弟寢食其間,治療多效。

第二十五節 《產孕集》

成書時間:清代

作者:張曜孫

書籍概要:書中扼要介紹妊娠及臨產前後一些病證的證治。共分辨孕、養孕、孕宜、孕忌、孕疾、辨產、產戒、用藥、應變、調攝、懷嬰、拯危、去痰十三類。本書後經包興言增入補遺一卷,名為《重訂產孕集》。現有多種清刻本、石印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第二十六節 蒲輔周

生卒年:1888年~1975年

人物簡史:出生於四川省梓潼縣長溪鄉一個世醫之家。祖父蒲國楨、父親蒲仲思都是精通醫道、名聞鄉裏的醫生。蒲輔周18歲便懸壺於鄉裏。他牢記前人“醫乃仁術”之教誨,將名字改為輔周,取輔助貧弱、周濟病人之意。

蒲輔周以《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為基本研讀之書,以《外台秘要》、《千金要方》及曆代諸家之書為參考之學。

主要著作:《蒲輔周醫案》和《蒲輔周醫療經驗》等。

第二十七節 王為蘭

人物簡史: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1913年出生。現任全國、北京兩級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顧問、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經驗師承製導師。1930年從師名醫李少軒,1932年考取北平國醫醫學院,1937年獲政府頒發的中醫證書和開業執照,從此懸壺京城。1956年北京中醫醫院成立,王為蘭入院從事中醫臨床門診和科研教學,1959年調入北京中醫進修學校任教,文革後返回市中醫醫院至今。

主要著作:《風濕性關節炎63例病曆分析》、《急性風濕類風濕的臨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辨證論治》、《治寒腿病方》、《治全身冷痛方》等30餘篇著述。

第二十八節 朱南孫

人物簡史:著名中醫婦科專家。1921出生於中醫世家,“朱氏婦科”第三代傳人,幼得家傳,後又經學校培養,師承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成為上海的名醫大家。朱南孫擅長治療婦科疑難雜症、痛經、崩漏、不孕症、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等病,尤其在治療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不調、閉經等疾病方麵有顯著成果。

主要著作:《朱小南婦科經驗選》、《朱南孫婦科臨床經驗》等。

第二十九節 金世元

人物簡史:著名中藥專家、臨床藥物評價專家,生於1926年。在養生方麵,他認為“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在他看來,再好的滋補藥也隻是輔助,盡量保持簡單而規律的生活才是健康的根本。金世元除了強調“食補”的重要性外,還告誡人們一定要注意保護脾胃和腎。此外,金世元認為中老年人身體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是體虛而是淤,原因就是血液循環不好。在運動養生方麵,金世元通過搓腳、搓手、深呼吸、做操等看上去沒有係統招式的鍛煉方式,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