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放你離去,莫要在此多管閑事——」
「閑事」二字尚未說完,身形已動,運起雙拐向那黑衣青年攻去。原來是先前一擊失手的那人暗中給了他一個信號,約他一起偷襲,同時趁他們說話的功夫,上前纏住了那黑衣青年手中的長劍。
那人深知這半路殺出的青年劍法高明,但他們兩人聯手縱橫西域,配合可謂天衣無縫,故而想出其不意地撂倒這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小子,以免拖延太久讓正主給跑了。
然而他想得太好了,他的雙拐根本困不住那青年的單劍,甚至無法使其劍勢稍緩。隻聽一聲悶哼,他的同伴手腕中劍,手中的鐵拐脫手墜地,當下一個倒縱疾退,隱入了密林深處,餘下那人也無心戀戰,虛晃一招就奪路而逃。
那華服青年在他們交手之際,沒有趁機離去,反而氣定神閑地站在一旁觀戰。見那青年並未追擊,任由他的對頭離去,也未露出絲毫不快,反而朗聲長笑道:
「多謝俠士相助,敢問恩公尊姓大名?」
此人天生有種氣度,看著像是統率一方的豪傑,而笑容中透著親近之意,很難讓人有惡感。但羅隱沒有與路人深交的習慣,收劍後,隻問他是被何人追殺。
雖說少與人結交,在江湖中的見聞稱不上廣博,但羅隱途經西北也曾聞「陰陽拐」之名,隻是無法僅憑那兩人的奇門兵器就下斷言。
那華服青年沉吟道:「在下並不知他們二人的來曆,素昧平生卻遭此橫禍,想來是為了在下`身上的品劍帖。」
品劍帖?黑衣青年抱劍而立,靜靜聽他說來。
「山西太原的歐陽大師要開啟煉劍爐,將他鍛造的十幾柄絕世寶劍相贈於有緣人。」江湖中練劍之人遍地都是,聞有神兵利器出世,想來必定會趨之若鶩。
羅隱手中之劍是那老頭傳給他的,並非江湖中有名的絕世神兵,卻隨著他在江湖中聲名鵲起而聞名天下。劍法到了一定的境界,不拘於物,故而歐陽大師的品劍會一事,也不曾有半分打動他。
既問清了緣故,就告辭離去,那華服青年連聲追問,他也沒有留下名姓。
待羅隱離去後,有兩道黑影悄無聲息地掠到那青年身後,單膝跪地請罪,「少主人,屬下來遲。」他們身上的服飾與倒地的幾位侍衛不同,黑袍上繡著的,赫然是北方最龐大的勢力飛鷹堡的徽記。
那青年全然不曾理會,而是看著羅隱背影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了若有若無的微笑,總是還會見麵的。
天下再利的劍,若無揮劍之人,也不過是一堆廢銅爛鐵罷了。
「歐陽大師已有二十年未曾露麵,我不曾有機緣與他謀麵。當年大師退隱時方及不惑之年,但鑄劍之術已無人可以匹敵。」
若傳言屬實,不但練劍之人爭相一睹神兵,武林中的名門世家也會以擁有一柄寶劍作為身份的象征。為了避免爭奪寶劍而暗裏流血廝殺,武林盟發出了品劍帖,共邀天下英雄於十月初十齊聚太原。
這消息傳出如此突然,倒把世人的目光從江都與那個神秘的殺手聯盟上移開,也讓前些日子焦頭爛額的武林盟主鍾信得以喘熄,忙不迭地發送品劍帖給各大門派。
但還未到品劍之期,隻怕那百張品劍帖已然掀起了新的風波,江湖中畢竟是以力量至上,如有人能自各大門派手中搶奪到品劍帖,即使大搖大擺地出現在品劍大會上,以武林盟在鍾離興任期上日漸軟弱的現狀,也無法將其驅逐或是製裁。
「品劍大會想是不假,那人之言卻未可盡信。」葉子昀言道:「縱然你於他有救命之恩,但他並未將身份直言相告,林中的雙方廝殺也未必沒有其他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