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3 / 3)

金刀門的人也沒見過帖子長啥樣子,他們這群人多是市井之徒,沒有多少深沉的心機,心念既動,就直截了當地上前喊話。

黃石劍派的這代掌門楚江天,帶著兩個兒子與六七個弟子趕赴太原,他向來處事沉穩,出行頗為低調,沿路也早已聽聞品劍帖惹出不少事端,此時但見這群人言行無狀,內心更有幾分不快,並無意搭理,也就對他們的問話聽而不聞。

金刀門在武林中一向是不入流的,也就一些江湖散客與他們偶有往來,從他們手中買些趁手的兵刃。他們常遭輕視冷遇,素來看不慣端著名門正派架勢的,不由就被楚掌門的輕慢態度激怒了。又見楚江天對問話避而不答,心中猜疑莫不是心虛,許是他身上果真有品劍帖,當下欺對方人少,就起了搶奪之心。

金刀門的人有將近半百之數,頓時將數丈之內圍得水泄不通,楚掌門未曾想到這群人如地痞流氓一般,全然不講江湖規矩,說動手就動手了。他雖看出金刀門中人武功未見得有多高明,但人數卻是五倍於己方,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且長街鬥毆,全靠一腔血勇之氣,對方有寶刀在手,不顧一切地砍殺之下,以他父子的武功能否安然脫困猶未可知,門下弟子的死傷難以避免。

他在那衡量勝負生死之數,也顧不得去想最先遭難的定然會是手無寸鐵的無辜路人。小鎮的百姓雖見到這幾日經過的各派江湖人彼此之間的氣氛有些緊張,卻也不曾有一言不合就當場鬥毆以至血染長街的。

乖覺些的人方才察覺到來者不善,廝殺已是一觸即發,待要躲避卻是不及,見到那些人手中揚起的利刃,更是兩腿發軟。金刀門的人頗有街市之中群毆的經曆,當下先下手為強,也不管麵前的阻礙是否無辜,就一路砍將下去,眼見著就有人要喪身在刀斧之下。

有一人仿佛淩空而至,長劍指處,金刀門當先的那人手中的單刀脫手,直墜落地,刀鋒割破了他的腰帶,隨後連同他的褲子一起被釘落在了地上。

對這群逞勇之徒而言,鮮血更能刺激他們的鬥誌,隻要起手殺了第一個人,就無人能阻止一群殺紅了眼的凶徒,然而揮出的第一刀卻被人擋下了,而且是以如此讓人瞠目結舌的方式。

但也許是眼前這一幕太過滑稽,所有人的行動都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似乎無法相信雙眼看見的景象,也對方才一瞬間發生的事完全摸不著頭腦。

而突然出現的那人的武功實在驚世駭俗,竟讓他們仿佛雙腳釘在原地一般,不能稍動,一起望著站在場中的那位黑衣劍客。

青年神情冷然,一劍揮出後,卻沒有多餘的舉動,隻是左手高舉起一塊令牌。

金刀門雖是小門小派,但因為生意的緣故,於江湖之事也算有些見識,更何況不少人是識字的,如何認不出那青年拿在手中的,竟然是天下聞名的易水令。

領頭的人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氣,他認不得素無往來的黃石劍派並不奇怪,但在江湖中混的人,有誰會沒有聽說過易水盟?易水盟的令牌所至之處,即使這是江北,但若沒有飛鷹堡這樣的強大勢力,又有誰敢不給幾分麵子。

待到金刀門眾人退盡後,黃石劍派的楚掌門才慢條斯理地走到羅隱跟前,含笑道:

「不知閣下是易水盟中哪位堂主?」

他也曾拜會過易水盟的楊副盟主,然未有機緣見過各位堂主,他見到這黑衣青年驚人的武功和氣勢,料想應是威震江湖的六大堂主之一。

羅隱不答,收起令牌轉身就走了。

黃石劍派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