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了。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全神貫注地守著爐火,外麵的一切紛擾仿佛都不曾入心,隻有爐中之劍是他的命。
青衣童子隨侍在側,對他的習慣了如指掌,待到他的神情略有鬆弛,才得隙問道:
「這把劍,可在初十出爐麼?」
老人點頭,緩緩道:「算算時辰,應是不會有差池。」他望著一生中最後的心血凝注而成的劍,忽然問童子:
「你可知易水盟已故的盟主葉子昀?」
「弟子隻聞葉盟主其人慷慨豪邁,謙和仁讓。」
老人長歎道:「我畢生所願,就是為這樣的的曠世英才鑄一把劍,可惜天不假年,讓人嗟歎。」
作者有話要說:
☆、二六、鐵羽衛
羅隱平臥在樹上,一老一少的對話清晰地傳入耳中,在聽到葉子昀三個字時也是一震,☉
歐陽大師失笑道:「鐵羽衛皆身懷絕技,非一般武人可比,他們的弓箭也非同尋常。若非身懷上乘武學,如何能一擊之威就讓那西域魔頭心驚而退。」
劍僮不懂武學,不明了其中的道理,卻想起一事來,「師父,徒兒聽聞天下英雄齊聚太原城,是應武林盟主召集而至。易水盟的勢力一貫在江南,如此行事難免有越俎代庖之嫌,豈非授人話柄?」
歐陽鐵撚須頷首,不禁心中感慨,說他這徒兒不通人情世故吧,偏偏道理上又是極為分明的,遂問道:
「童兒,方才性命攸關之際,搭救之人是武林盟的鍾盟主安排之人,還是易水盟的鐵羽衛?若是方才的一幕重演,你是安心等待著武林盟的救兵呢,還是希望易水盟的鐵羽衛及時相援?」
童子愣愣道:「方才救我們的是易水盟的人,徒兒當然更信任他們。」
「正是了,當你身處危機之時,方知急人之難的方是真英雄豪傑。」
歐陽鐵朗聲大笑,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年前,滿懷豪情壯誌之時,「人生在世,若不能做幾件大快人心之事,縱活百年,也是枉活一生。而能擔大任、成大業之人,何在乎世間小人的毀謗之言。」
師徒二人說話之際,羅隱也悄然離開了。
先前玉劍門的藍姑娘前來傳訊,路銘交代清楚始末後,就與她匆匆離去了。羅隱思及眼下局勢複雜,歐陽大師的劍廬也未必不平靜,故而悄然潛了進來。
他方才藏身在樹上,沒有錯過那展姓青年退去前的一瞥,連他的藏身之處都能發覺,想來劍廬在鐵羽衛的守護之下,當能萬無一失。
十月初十,晴。
到了期待已久的大日子,武林盟早已安排好了場地,有品劍帖的門派大多赫赫有名,排場自是不小。
羅隱抵達時,隻見已聚集了上千人,然而秩序井然,有各大門派的高手在周遭巡視,無品劍帖者無一能混入會場。
他停下馬車,正在沉思如何入內,隻聽身後有人驚喜地呼喊道「羅兄」,回頭望去,卻是幾月前曾會過匆匆一麵的婁珩,其後跟著一位身穿淡綠衫的少女,是其妹婁琬。
作者有話要說:
☆、二七、婁家兄妹
「匆匆一別,已有數月,羅兄近來可好?」婁珩也是世家子弟,言行舉止風度翩翩,極易讓人有好感,但目光中的熱切卻不摻假,可看出他委實是將眼前之人視作朋友。
「那日見羅兄有急事離去,不知如今可處理妥當了,若有小弟可以效勞之處,盡管吩咐。」那日忘了向羅隱提及葉盟主之事,然而一別數月,易水盟在中秋會上弄出那麼大的動靜,羅隱必然也有所耳聞,當不可再提起讓他傷懷。
羅隱看著他,卻想起了一樁往事。
那年為葉子昀尋求醫治內傷的良藥,卻總是陰差陽錯屢尋不獲,一日偶遇離家的婁珩,二人多時不見,被他拉了去喝酒。
羅隱生長在北方,酒量極好,但他為了避免誤事,已禁酒多時,見了朋友也不肯破戒。婁珩也不勉強他,一人喝得酩酊大醉,醉意朦朧中問起葉子昀的情形,聽羅隱說了尋藥之事後,隨口就說起長白山有千年雪參,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