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衡嶽雲先開 策杖同攀金鎖峽(1 / 3)

“何況她又情深一往,至性至誠,遇事無不惟命是從,隻求常侍朝夕,於願已足。如恐有了妻子誤及清修,因而不允所求,而她卻隻要終身常見到你,僅做名義夫妻,並不想遂情欲之愛。你說什麼,她都會答應。人心是肉做的,自來旁觀者清。

“當歸途追來話別時,休說大哥是局中人,便我也為她感動,生了憐憊,不忍十分峻拒,使其過於失望。以後她出力更多,用情更苦,萬一不巧,再因她而轉危為安,她卻危機一發,去死愈近,請問大哥,到時如何處法?”趙霖答說:“到時相機行事,自有化解。”心中也覺果真如此,委實難處。王謹並未往下深說,不過因此一來,黔靈山便沒有去。

可是這時巧姑正想再見趙霖一麵,並為引見一個能化解此事的異人。日前先冒險趕往柳湖,探看趙霖走未,為朱人虎所暗算,挨了村人一頓毒打。為想感動心上人,甘受鞭打,並未還手。直到青駕尋來,又探出二人早行,方始乘鸞飛去。並將機就計,借著身上傷痕,向乃姊編了一套假話,再命靈烏四出尋蹤。初意柳湖隻水洞秘徑一條出路,以為二人仍走前路,上來便料錯了途向。未了想起二人上路已久,便命四隻飛行極快的靈鳥分四方飛出千裏以外,再往回飛,迎堵查看。

終因二人腳程既快,行徑又極隱秘,所遣靈鳥雖然忠於主人,天空回翔,搜索甚勤,兩次在二人近側盤空下視,恰值二人覓地歇息,或在鎮集人家以內進食,未被發現。再過一二日,已遠出千裏之外。那異人便隱居在黔靈山內,因受巧姑之托,已然回山相待,二人姓名相貌,已俱得知,一去即可相見,也許免卻許多事故。偏巧陰錯陽差,全都錯過,二人自然一點影子也不知道,安心向前走去。

二人到了湘西,遇見一個老江湖,才知以二人的體力,若由四川走,要快得多,並且來路還繞遠了不少裏程。既然已到湖南,如改走小路,經由巴東三峽溯江西上,更費時日。隻得仍照預定,便道先往巴陵,一覽君山洞庭之勝,再計水陸遲速,以定途向如何走法。二人雖是文武皆通,因為從小生長邊荒,局處柳湖一隅之地,盡管當地得天獨厚,物產豐美,經過了多少年以後,人力開建修治,到底地方不大,用作隱居避地的世外桃源固是極好所在,眼界卻是不寬。

平日出山,最多也隻在雲南省境以內,如宣威、楚雄、大理、騰越等有限幾處城邑,好些地方俱都未去。沿途所經,多屬窮山惡水,蠻煙瘴雨之鄉。那清麗幽深,雄偉瑰奇的佳山水並非沒有,終以地方僻遠,險阻甚多,跋涉艱難,每出又都負有使命,不能窮極幽渺,選勝留連,大都走馬看花,淺嚐輒止。加以民風閉塞,地曠人稀,山行所遇,強半山人,殊俗異言,甚少佳趣。人情原喜新奇,一入湘境,便換了一副眼界。再一看到三湘七澤之勝,益覺到處山明水秀,物阜民豐,與滇黔兩地大不相同。

“何況她又情深一往,至性至誠,遇事無不惟命是從,隻求常侍朝夕,於願已足。如恐有了妻子誤及清修,因而不允所求,而她卻隻要終身常見到你,僅做名義夫妻,並不想遂情欲之愛。你說什麼,她都會答應。人心是肉做的,自來旁觀者清。

“當歸途追來話別時,休說大哥是局中人,便我也為她感動,生了憐憊,不忍十分峻拒,使其過於失望。以後她出力更多,用情更苦,萬一不巧,再因她而轉危為安,她卻危機一發,去死愈近,請問大哥,到時如何處法?”趙霖答說:“到時相機行事,自有化解。”心中也覺果真如此,委實難處。王謹並未往下深說,不過因此一來,黔靈山便沒有去。

可是這時巧姑正想再見趙霖一麵,並為引見一個能化解此事的異人。日前先冒險趕往柳湖,探看趙霖走未,為朱人虎所暗算,挨了村人一頓毒打。為想感動心上人,甘受鞭打,並未還手。直到青駕尋來,又探出二人早行,方始乘鸞飛去。並將機就計,借著身上傷痕,向乃姊編了一套假話,再命靈烏四出尋蹤。初意柳湖隻水洞秘徑一條出路,以為二人仍走前路,上來便料錯了途向。未了想起二人上路已久,便命四隻飛行極快的靈鳥分四方飛出千裏以外,再往回飛,迎堵查看。

終因二人腳程既快,行徑又極隱秘,所遣靈鳥雖然忠於主人,天空回翔,搜索甚勤,兩次在二人近側盤空下視,恰值二人覓地歇息,或在鎮集人家以內進食,未被發現。再過一二日,已遠出千裏之外。那異人便隱居在黔靈山內,因受巧姑之托,已然回山相待,二人姓名相貌,已俱得知,一去即可相見,也許免卻許多事故。偏巧陰錯陽差,全都錯過,二人自然一點影子也不知道,安心向前走去。

二人到了湘西,遇見一個老江湖,才知以二人的體力,若由四川走,要快得多,並且來路還繞遠了不少裏程。既然已到湖南,如改走小路,經由巴東三峽溯江西上,更費時日。隻得仍照預定,便道先往巴陵,一覽君山洞庭之勝,再計水陸遲速,以定途向如何走法。二人雖是文武皆通,因為從小生長邊荒,局處柳湖一隅之地,盡管當地得天獨厚,物產豐美,經過了多少年以後,人力開建修治,到底地方不大,用作隱居避地的世外桃源固是極好所在,眼界卻是不寬。

平日出山,最多也隻在雲南省境以內,如宣威、楚雄、大理、騰越等有限幾處城邑,好些地方俱都未去。沿途所經,多屬窮山惡水,蠻煙瘴雨之鄉。那清麗幽深,雄偉瑰奇的佳山水並非沒有,終以地方僻遠,險阻甚多,跋涉艱難,每出又都負有使命,不能窮極幽渺,選勝留連,大都走馬看花,淺嚐輒止。加以民風閉塞,地曠人稀,山行所遇,強半山人,殊俗異言,甚少佳趣。人情原喜新奇,一入湘境,便換了一副眼界。再一看到三湘七澤之勝,益覺到處山明水秀,物阜民豐,與滇黔兩地大不相同。

那意想中的嶽陽樓,以為不知如何好法;及至趕到一看,樓便建在城上,除了麵向洞庭,可以遠捐湖光而外,還沒有所居柳湖因山臨水而建的幾處樓閣來得清麗。尤其洞庭魚米之鄉,水陸要衝,商賈所聚,人煙過於稠密。樓上酒茶客既多紈挎市儈,一味喧語囂雜,酒肉蒸騰,樓下又是千頭蠕動,行人往來,市聲盈耳,噪成一片。照此情形,休說純陽仙人不會再有來此買醉的雅興,便自己也不耐久留下去。